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论坛佛教教育佛教入门 › 查看主题

6392

查看

1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7Rank: 7Rank: 7

发贴精英!

go

学佛不学空,到头一场空/竹庆本乐仁波切----不了解佛法,或不知怎么修行的请仔细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所有佛法的要点,都在于付诸行动、放入实修,否则,佛法只是一门无用的哲学。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善巧实践佛法的见和修,佛法才能成为一门活用的教导。从大乘的观点来看──

所谓「见」,是指透过学习而获得空性的智能或空性的领会。

所谓「修」是熟悉见地,并得到个人化、实修而来的智慧的过程。

而「行」呢,是当见与修结合时,我们所有的行持,自然符合道德的行持,或正念的行为。

我们观察自己在这世间的行为时,会发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负责。由于学习和思维这些法教,我们开始直接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快乐,并将快乐带到这世上;同时也有能力制造痛苦,并将痛苦带到这世上。如此,修持佛法才会对个人有用、有意义,也会为他人带来很大的利益。

为什么「空性」很重要?

想在证悟的修道上前进,并开展慈悲行持的潜能,最关键的重点,就是了悟空性的见地。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要帮助自己与他人从轮回的「痛苦」和「痛苦的成因」中解脱,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试试看,不过,没有空性的见与修,我们即使付出努力,也无法使我们脱离迷惑。

许多伟大的成就者曾经开示,没有空性的见地,即使你的禅修达到了最高深的境界,反而变成助长我执的工具。我们很容易错过了真正的道路,因为我们被吸引且迷失在追逐愈来愈高的见地之中。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大手印与大圆满的道上修练,我们可能会迷恋在解释这些见地的炫目名相中。而且,因为缺少了无我的正见,我们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就厌烦了这些开示。我们一再听到相同的法教,但是,对于它们的实相并没有真正的领会或洞见。一旦我们厌倦了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名相,以后无论听到多少次,或在任何情况下听到,这些法教都无法为我们的心或修道带来很多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只需要开展空性的见地,对于这个见地有一定程度的信心或确信,也是必要的。能够亲尝到一些「无我」的真正法味,是非常震撼的体悟,因为「无我」是生起纯正慈悲的真正成因。没有放下自我,放下我执,我们是无法生起真正的悲心,因为这种悲心永远都是带有条件。我们先不管表面看起来怎么样,但是,它总是附加了条件——就像一封很简短的电子邮件,却附上了内容庞大的档案。

见到空性,接着结合悲心去行动

我们一开始试着要修持悲心的时候,可能抱持着深切纯正的动机;但是,当我们真正观察自己的内心时,很可能发现自己的行为动机,其实已经受到了自我中心的影响。我们在帮助别人时,或许已经隐藏了对某个状况或某人的特定期望。我们心想,因为我们释出了悲心,应该会得到一些回报吧!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们仍有「我见」,因此我们的行为都带有执着——执着珍爱的自我、意见和价值观。

因此,许多大乘的大师们会先教导空性,继而教导慈悲,或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等波罗蜜多。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教学次第有点奇怪,因为空性是非常难以了解的。弟子们常问:为什么先教导无我?为什么不先教导悲心?这个世界多么需要真正的慈悲,而且学习布施和所有的善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那是纪律和戒律生活的基础。

答案是:如果我们无法了解空性的见地,也没有一些真正的体会时,我们是无法将慈悲或六度等这些美好有益的事,真正的放入实修。我们会认为:如果先锻炼悲心的话,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我们也会以为:修持空性并不是实际在帮助别人,甚至会认为修持空性是自私的行为,以为这个修持只专注在自心和自我的体验。然而,如果你真正看到这个修持的成果时,你会发觉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没有无我或空性的见地下,所修持的悲心,经常都不是真正的利他──因为我们自身是迷惑的,没有一颗清明的心,这样的利他只会制造更多的迷惑。假使我们认为有某个方法可以帮助某人,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对方的需要,其实这通常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诠释上,并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想。我们所给予的是「我们」认为他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他们」真正所需要的。这二者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带着价值判断,认为对方应该以某种方式接纳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的「帮助」还强加了条件和准则。

慈悲的心髓,是「没有我执」。因此,我们可以从对方的立场了解他们的痛苦。我们可以看到超越自己想法和信念的事物。我们可以从对方的立场,看到他们的需要,同时也运用上自己的智慧。当我们以更宽广、清晰的见地来观察,我们会更真实的了解什么样的帮助,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而且对他们有真正的利益。

乍见「无我」

当我们这样与空性见地连结时,就成了生命中活生生的体验,而且我们也培养了对智慧的真正渴望。如此,对于证悟的追寻,才会成为真正的追寻。无论我们是在研读佛法,或运用分析式的禅修方法,我们都是以清新、开放的心,审视实相的本性。就这样一再地深入观察身、心的体验,一旦我们无法找到自我时,就会体验到「间隙」,这就是确信「无我」的初体验,也是「无二」了悟的开端。

当你的心续生起这样的确信时,它就不是出自言词和想法的冗长步骤。这不是说你被洗脑了,所以心里要反复地想:「我一定要有确信,我一定要培养确信」。这不过是心中生起「间隙」。「间隙」出现时,你心里很清楚。在那个时刻,「确信」与你同在。而确信逐渐消退的时候,你心里也很清楚。在那个当下,如果做一些无我的分析,体验会再次的出现——证实了你的体验,也因此激发了你的确信。

信心或确认的感觉必须来自于内心。我们必须自己去分析「我」和「无我」,直到乍见「无我」。这可能在分析式禅修的过程中发生。问题是,这个经验可能很短暂,以致我们有可能错过。因为这是那的经验,我们不重视,也不珍惜。我们预期有更伟大的经验会发生。这就是我们主要的问题:我们在找寻戏剧化的经验——像是整个自我会瓦解,或者是广大的虚空,也就是我们以为的「空性」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有所有的我执和我执的对境都会完全的消融。

其实,我们应该做的反倒是:一旦找不到「我」的经验生起时,就安住在这个「间隙」并放松,这是很重要的。这并不难。禅修就是学习放下所有的妄念、执着和分析的心——只是放松地安住在无概念的境中。

视人生如梦又如幻

一旦我们了解了空性、人无我的见地,并且透过禅修更深入时,我们就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契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行持。「行持」指的是我们身、语、意的行为,尤其是带有正念和觉性的行动。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在《空性禅修次第》(中译注:中文版书名《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渐进次第,张老师出版社发行)的偈言中开示:

无论你要降服敌人或保护朋友,

都要记得「行者是无我」的见地。

反复地忆持此生是业力的显相,

要记得「造业者」是无我的。

我们要如何将「空性的见地」与「日常的行住坐卧」结合在一起呢?下座时,很重要的是:视我们的行住坐卧是如幻如梦,而不是实质和真实的体验。在世俗的层次上,自我和各种的现象都显现为真实和有作用的;而究竟层次上,自我和他人都不真实的存在。这些都「仅只是显相」,栩栩如生,却是空性,就像是彩虹或海市蜃楼。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见地,那么我们在这世上无论做什么,都会引领我们走向空性和无我的甚深体悟。不管经历什么,我们都不会体验到这世上,经常让人感受到的剧烈痛苦。举例来说,我们为未来做计划的同时,也知道事物的本质是无常和如梦一般,如此一来,无论我们计划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比较容易掌握自己的体验。

如果计划很成功,我们得到所想要的,那么就应该看待这个成果好像是「梦的体验」;相反地,如果计划没有完全成功,我们也应该视这个经验是无常和如梦般。如此,我们不会受制于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强烈的痛苦,是因为我们执着这些体验是坚实的。因此,无论你们做什么,我给你们的忠告是:要记得「无我」的见地。究竟的层次上,要记得空性和无我的见地;世俗的层次上,要记得体验就像是梦、幻相,也就是说它由因缘和合而生。梦和幻相是由因缘的遇合而产生的。就像是魔术家戴维.考伯菲(DavidCopperfield)创造幻相的手法。同样地,我们在这世间经历的苦乐,都是由于因缘的聚合而产生的。

看着行为,也看着引发行为的「心」

要产生因缘的基础是什么?是「业力」的体验。「业力」的字面意义是「行为」或「因果」,这是我们世间的自然法则。当我们说「业力」的时候,听起来有点抽象神秘。我们经常会舍离日常生活和平常的体验,而去探讨一些深入复杂的哲学系统。如果有人问:「你相信业力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因为他其实真正要问的是:「你相信因果吗?」我不太相信有人会不信因果,因为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看到因果的运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经验都跟因果的想法相关。

虽然业力与我们身、语、意的所有行为有关,但其实与我们的「内心活动」——起心动念,有最紧密的关连。这是因为我们的「心」引导了身、语的行为。我们可不会心想:「我的邻居对我一直很好,为了表达感谢,我要送对方一份礼物。」但是在下一瞬间,却偷了那个人的东西。

一旦我们决定要面对我们的行持,我们就是下定决心、承诺自己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保持正念。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正念时,不只会看到自己的行为,还会看到引发行为的「心」。我们看到了「心」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培养了分辨善恶的洞察力。这致使我们拥有重要的辨识力——分辨「害他」与「利益自他」的行为。这是以正念、审慎的方式生活的练习,如此,我们的生命对所有的有情会更有贡献、更有利益。

认出业力模式,真心想改变,你就能做到!

为了要了解「业力」,我们就必须了解小乘的基础教法——相依或缘起的见解。这个教法开示所有的事物,即万物,是由于因缘而产生,因此,它们无法独立的存在。它们的生起并非靠自己,而是依赖许多的要素。一旦止灭的因缘出现时,它们就会止灭。因此,万法非实质、不恒常,这就是究竟的实相。

就某个层次来说,业的道理很简单。从种子和芽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在这个例子中,种子是成因或行为,而芽是成因的结果。种子带有生起「特定的果」:芽的力量。但是,种子并没有完全的力量能让「果」成熟。因为它也要依赖辅助的条件。种子必须在对的时间、对的条件之下,种在土里,而且也要有足够的水、阳光等等。当成因和条件在完全协调的情形下聚集时,就会产生「果」。同样地,我们在心续中种下了业力的种子,也必须配合适当的辅助条件,才能产生「果」。当这些条件聚集时,果的成熟和示现,就会在我们经验中以苦乐等不同的形式呈现。

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或达成结果呢?这受到我们过去到现在业力的影响。佛法开示:过去和现在的业都有一定的重要性或力量,去影响最终结果的形式。假设它们占了50%的影响力,而一旦因缘聚合,就有了100%的业力去形成特定的业果。但是,这个百分比并不是完全的准确。如果我们有一颗相当有「能量」的种子,换言之,种子的习气会决定特定的生长方式,那么,种子的「潜力」可能超过了50%影响力,假设是80%。那么现世业力只剩下很小的影响力——20%。这也是我们有时候与业力挣扎的原因。

假使我们碰到某种情况,气到无法自已,举例来说,我们可能会选择痛扁对方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然而,如果以前我们曾经有情绪失控的习性,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那么在业力发作的瞬间,就会难以克服了。在这种情形下,当下的条件:朋友的告诫或我们的正念,能够介入和改变那个结果的影响力就很小。不过,如果我们认出这些业力的模式,而且真正决心要改变,我们是做得到的!这需要很多的耕耘,而且我们的修持力必须要强而有力。一旦我们更纯熟地去面对心和情绪,并培养自己的智慧与悲心,我们就能够转恶行为善行。这就是面对行持的目的。

相反地,如果过去世的业力影响较弱,假设它只有20%的力量;然而现世的业力:我们当下的起心动念,以及相关的条件,占了80%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转化这个业。但是,无论业的种子是弱还是强,仍取决于我们怎么面对并让它展现。

我们应该要记得,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业力不是命运,不是命定,不是意味着事情是预先决定好的。如果真是如此,佛陀何必教导佛法呢?如果一切的事情都已经预先安排好了,以业力的蓝图布局好了,你的行为不会影响到你的未来;假设你已经被安排在2008年会证悟,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在那个时间开悟,你不需要担心,而且可以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相反地,假使根据你的业力,你永远无法开悟,那么不管你做什么,你都不会证悟;如果是这样,那又何必努力呢?我们必须要知道,佛教对业力的看法并不是这样的。

绝对的真理,如何平息相对的痛苦?

当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我们应谨记这是过去的业力所致,然后运用我们的修持、智慧与悲心,来转化这些业力的种子。这即是非常重要的世俗谛修持。我们也应该记着:当谈论世俗的因果业力、缘起相依时,我们即是在讨论世俗谛。

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所有的经验都是性空无我,如梦似幻。若是我们能记住这一点,那么我们即是把胜义谛的见地运用到世俗谛中,同时也将胜义谛的部份洞见,运用至世俗谛的修持中。在世俗谛的修持上,我们必须对业力--亦即因果与缘起相依有所解,然后运用见地,来转化我们的恶业、增长善业。

当你看到或厌倦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时,谨记胜义谛的见地,并认出每一件事如梦的本质,将可以帮助你放松。但是,你也必须记得世俗谛的因果业力,并且面对它。在佛陀的教言中说到,你对空性的证悟愈深,愈是能觉察到世俗谛的精微之处。当你真正地证悟到了空性时,你会对业力相对的本质与其精准的运作更为敬重,同时你也能够更善巧地转化业力。

根据佛经记载,有位瑜伽士,声称已了悟了胜义谛的真义,但却不信因果业力,他其实尚未了悟空性。事实上,你对胜义谛的了悟愈深,对世俗谛就会愈重视。这是要点。否则,单单只是相信空性会产生危险,而导致断灭空的见地与行为。因为我们可能会这么想既然每一件事都是空的,那你杀一个人、或是帮一个人都没有关系。这不是空性的正见。空性的正见是在绝对的层次上视每一件事的本质为空性但在相对的层次上视因果业力丝毫不爽并且知道如何清晰精准地转化它。

在莲花生大师、帝洛巴、那洛巴的传记中,有许多关于他们显现神通的故事。我们应当明白这些显现,如穿越岩石等等,是他们已证悟空性的展现。他们在世俗谛当中展现胜义谛的见地。

当众人因见密勒日巴穿越过岩壁石墙而瞠目结舌时,大师对他们说道:「你们才是展现奇迹的人,我不算什么。万法的本质性空,但是你们却能令它们坚实存在,那才真是个奇迹!」证悟了胜义谛的瑜伽士,能够清楚地看到众生在世俗中的迷惑,并且透过他们的证悟将之转化。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根据密勒日巴大师一首叫「转显相为道用

」的道歌(TakingAppearancestothePath),写了一首名为「朋友」的道歌,内容是这样:

朋友即是空相,犹如水中月,设若执以为实,徒令痛苦增。

若知皆是空相,犹如水中月,如幻三昧离执,悲心将增长。

无焦点见增长,离执修增长,远离能作所作,行持将增长。

一切奇迹之中,最大之奇迹,一切美妙之中,无上之美妙。

当我们在修持无我时,可以唱唱这首歌,提醒自己所有的显现,都是如幻,亦如水中月。

证悟的体验,或者说是完全觉醒的体验,可以用意识清醒的梦,来做为最好说明的例子。那即是,虽然在梦中,但是你认出了你正在做梦。当你证悟了空性但仍然身处在这个世界中时,你看每一件事物都是如实清晰地呈现,但是你明白这些都是梦境。你的证悟开端于你有些许空性的瞥见(短暂的经验),继而又回到了以为坚实的执着,间又经验到些许空性的瞥见。对于空性的完全证悟来自于许多瞥见空性的体验。如果你能够来回地在空性的瞥见与坚实的执着之间游走,那么对你将会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你能够完全证悟空性之前,你必须尽可能地多次体验到对于空性的瞥见。当所有这些短暂的体验凑在一起时,你就能够有对空性的完全证悟,而这就是能令真正的悲心出现于世的基础。

我们自身创造并累积自己的业力的这个观念,是佛法的中心思想。它指出并没有一个外来的造物者、超自然的生命体,或是自然界的力量,来创造出我们苦乐交织的世界。唯一能创造出你所经验的世界的人,那个如梦似幻的人--就是你。我们制造出自己的痛苦,也制造出自己的快乐,我们可以说是相当地「自给自足」。我们不需要仰赖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自立自强地去处理我们所制造出的痛苦和快乐。这真是个好消息。

如何让空性禅修,成为行持中的悲心?

做为大乘佛法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们能谨记空性的见解,并且修持世俗谛的慈心、悲心与因果业力。我们应该以悲心来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努力修持令自身得解脱的方法。我们应试着去让他人明白,最好的帮助是来自于他们的自身。我们也应该解到我们的能力有限;当我们证悟到佛的无我、智慧与悲心时,我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到众生。这时,我们可以透过悲智的力量去创造出喜乐,并转化痛苦与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其他的众生。

因果业力的修持,是一种间接帮助众生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寂静的悲心」。当你对治自己的恶业,并将它转化为善业时,你就是在帮助众生。你为世界树立了一个绝佳的榜样,你也为创造出一个人人祥和安居的美好世界,而贡献出了一分力量。

因此,极为重要的是去开展真正的悲心,去保守菩提心(注二)的纯正动机,并且在胜义谛空性与世俗谛因果的见解上取得平衡。我们应当解,所有业力的参考点--这个人、这个自己、这个我的本质是空的。并没有一个我,也没有所谓的我的行为,因此,也就无所谓的我的业力。业力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作用,完全是在世俗谛的层面上而言。在究竟的层面上,它并不存在。当我们能够将空性的见解与我们在世俗中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我们会变得很有用处。一个可以做到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菩萨;菩萨即是一个住在人世间,并且很努力地创造一个光明的环境,以利益他人的人。

聚积福德,以破我执

据说,如果你没有聚积足够的福德,那么你将无法证悟万法的空性。「聚积」指的是什么呢「聚积」一词指的是许多小片段的集合,在这里它是指许多的知识、智慧以及悲心的行为等等的集合。这也是代表着行持或者是觉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并且让它成为一个正面、良善的行为。事实上,行为与业力密不可分;在某方面来说,正面的行为本身即是福德。因此,聚积福德的修行道,也就是增长良善行为的行持。

福德的聚积是基于我执的对治;因此,聚积福德的修行,涉及去除执着与放下。在佛法传统的修持上,通常是以布施的行持为开始。我们首先由对治自身对物质的执着下手,如我的衣服、我的食物、我的财产等等。布施的行持,是直接断除我们的执着,断除我们对自身肉体形相的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产生恶业的根基与原因。透过训练自己实践善行,我们即是在断除我们恶业的根。我们先由放下对外在物质的执着开始,然后一步步地,我们练习放下对思维概念的执着,或者说是放下对整个所执取之内在宇宙的执着。

聚积福德最如法的修行,即是不要求如何回报的放下。换言之,放下的修持即是单纯地给予。无论所给予的,是你正面念头、你的悲悯心,或是一个物质上的东西,如果你能自在地给予而不求任何回报,那么这即是正确如法的聚积福德的修行。

透过学习与思维,如果我们能发展出某种程度的洞见与对心的解,那么就有可能将它延伸至我们的行持当中,来对治我们的情绪或是烦恼。这种行持的目的,是能觉知到我们执着的每一个层面,然后放下它。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我们执取的习气与我执就可以消除。自然而然地,我们通常会对任何所感知到的,或是任何意识中生起的对境产生执着而当意识每一次的执取,都会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留下一个执着的印记。随着每一个留下的印记,我们建立起自我的形像,并且更加地确信有我的存在。当我们练习放下,再三地反覆修持后,不执取的习气就会取而代之,印入我们的心续当中。如此这般,我们破除了我执的围墙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因此,聚积福德的行持能引导我们至更高层次的了悟,而证悟到无我、智慧与完全的解脱。

转化痛苦,改变业力

从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体验到我们无法直接将一些复杂微妙的观念,教导给那些极度困惑的人。因为,他们深陷在自己的痛苦中,什么也听不进去。我们首先必须做的是透过清除他们心中的妄念,而将他们的痛苦转化。类似这样,只要我们的心还仍然受到我执与恶业聚积的障蔽,我们是无法证悟空性的。因此,为了畅通我们的修行道,我们必须转化负面的业力,并聚积正面的行为。

转化的行持有几种不同的过程。在小乘与大乘佛法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透过正念的修持,来转化我们的烦恼或是负面的情绪。当恨生起时,我们首先必须能够认出它。这即是正念的修持--当恨生起时,即能觉察到它。当恨已经在那儿了,我们就看着它的变化。无论它历经怎么样的改变,我们就这么看着它,然后放下,看着它,然后放下。对治其他的烦恼,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当然,最终的转化将是看到我们心中如幻的烦恼本质是空性,而证悟到胜义谛的见解。但是,首先主要练习是能觉察到念头、烦恼的生起,看着它们,然后放下。依照我们不同的修持程度或是训练,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来对治烦恼。

从小乘佛法的观点而言,我们与我们烦恼的关系,就好比是在战场上的战士面对一个危险的敌人一般。我们将烦恼视为强而有力,且能破坏(disrupt)、扰乱(disturb)我们心的敌人。我们尝试着以各种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对治并且转化我们心的负面倾向。当我们发现自己当下缺乏战胜敌人的能力时,我们就采取另一种善巧的方法--策略性的撤退,也就是拔腿快跑!逃跑也可以是有智慧的一种表现。当你逃离敌人时,你逃向哪里去?你逃回你的禅修蒲团上,让自己可以培养更好的正念、镇静与洞见。然后,你才能够有机会再度回到战场与你的敌人搏斗。

在大乘佛法中,我们与我们的烦恼有着一种不同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我们学习如何和我们的烦恼做朋友。战场仍是一样,但我们以一种较为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敌手。敌人帮助你成为一个战士。你无法成为一个没有敌手的战士;而且没有一个超强的敌手,你也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战士。如果你的敌手很弱,跟他对打算不上公平,甚至是一种暴虐(abusive)。你需要有个跟你一样强、甚至比你还要强的敌手。然后,如果你能够战胜他,那可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因此,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会去感激敌手强而有力,也会去感激敌手的存在。这即是大乘佛法与敌人为友,并转化敌人的修持方法。

大手印与大圆满转化烦恼的方法,又更直接了当。在这个阶段,你只是看着心的本质。当你证悟了心的本质时,转化在那间发生。再也没有看着烦恼生起然后放下它的冗长过程,不再用像这样的方法,而是直接地切入。

当你可以做到如此直接地切入并转化烦恼时,就能拥有很大的能力去帮助其他的人了。在密勒日巴与莲花生大师的传记中,你可以读到他们如何地显化他们的证悟,以及他们如何地利益如此多不同种类的众生。这些大成就者们能够克服许多不同的痛苦,并且将许多的迷惑转化成为智慧。因此,从奥义的证悟当中,大悲心才得以生起。由于它是基于智慧与无我,因此这种悲心是更为广大、更有力量。没有无我的智慧,我们会感到我们是在强迫自己去做一件我们办不到的事情,接着,我们变得沮丧。但是当智慧与悲心融合在一起时,沮丧无从存在。我们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然后可以有效率地将事情完成。这即是最高层次的正确行止。

因此,在行持中需要结合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修持方法。经由培养正面的行为,我们得以对治世俗谛上的业力。然后经由无我见解的修持,视每一件事情如梦似幻、如水中倒映的月光,我们得以在胜义谛上转化业力。

在此修行道的阶段,我们行持的成果是对「人无我」的证悟(注三)。当直接证悟到了无我的真正本质时,其结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痛苦,或者说是痛苦的幻相,是来自我执,而当我们的我执被连根拔起、被转化时,痛苦的原因将被消弭,轮回也将止息。

在究竟的意义上而言,轮回与涅盘并不是两件分开的事情。当痛苦的本质被认出来时,当下即是涅盘,即是觉醒。当它没有被认出来时,即是轮回。因此,这两者为一它们是心的本质以及心的显现。不可分的轮回与涅盘,是为菩提心智慧的游戏显现,也是悲心与空性的双融。在觉性的空间中,悲心任运地显现,不受制约、也无任何作意。在这当中,我们发觉到对一切众生真诚的爱。如是的悲心,即是我们本然的状态;当它圆满地开展出来时,即变成了无我的悲心,而带领我们超越出我执以及二元对立的境界。

注一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于1997年8月,在英国马尔巴之屋(MarpaHouse)所着。金.史考特(JimScott)翻译并编辑为英文。马尔巴翻译委员会版权所有。

注二菩提心可译为觉醒的心。它指的是为能带领一切众生出离痛苦,同证圆满正等正觉的利他动机。

注三在小乘佛法中,空性的见解与行持,是基于「人无我」的见地。但在大乘佛法中,无我有两层涵义:「人无我」与「法无我」。

——转载自地藏缘论坛,原发不详。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欢迎来到圆通禅堂--www.yuantongct.com--依持正见,倡导实修!

TOP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1-8-4 10:59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大德的教诲!
欢迎来到圆通禅堂--www.yuantongct.com--依持正见,倡导实修!

TOP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11-25 04:34, Processed in 0.019377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