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开示:
今天讲第二部分——出离心的误区。
关于出离心,一般人、甚至部分出家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出离心的本义是看破与放下,而不是落发与住山。
很多人一讲到佛教,就想到和尚;一讲到和尚,就想到寺庙;一说寺庙,就想到住在山里,不染红尘、不近女色、慈悲为怀等等。这是现在的电影、小说等媒体传播的佛教文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其实这些都不是准确的看法。
那准确的看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真实的出离心的本义就是看破与放下。
“看破”是指对这个世俗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有深刻的认识,知道是幻化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认识!!!“看破”就是对这个幻相有真实的了解,真实地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流转的,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来这个世界也是暂时的,这不是我们究竟的法身慧命,而是幻化的一期生命。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过程,所以要看透它。
更进一层,“看破”是对幻相本质的了解——非幻。《圆觉经》里讲,“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什么是“非幻不灭”?万事万物都是不真实的,那一定有个非幻的东西,有个不幻化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这个世界彻底地了解非常重要,这就表示对幻相的看破是真实的。
到这里,出离心的内容,一半已经出来了。这一点并没要求你出家,也不一定要住在山里面。假使你住在山里面,但对好多事情仍然有执著,认为自己非常有修行,又认为自己修了以后会有名声等等,这还是没有看破。虽然住在山里也放不下世界上的种种事物,那就不具备真正的出离心;同样的,出家也是一样。
这就涉及到出离心的本义的第二点:“放下”。
放下不是说修行人一定要什么都没有或什么都不做,不是那个意思,而是对一切的不执著。
我一直在讲,什么是出离心?就是对一切都没有热切的渴望了,也不去追求了。这一点在家人比较难做到,因为在家不得不应付好多事情。可是应付也有两种:一种是知道这个没有意义,不得不应付;另一种是很重视这个,认为自己需要这些,想方设法获取。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取向,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放下”就是出离心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当然,要想放下,得先有一个前提——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没有看破,是不可能放下的!看破之后,紧接着就是放下,看破和放下有这样一个先后顺序。
作为一个修行人,首先无论如何一定要看破,看破之后就要努力放下。有人问,“为什么还要努力放下?我看破了难道还放不下?”是的,你虽然在理上看破了,但在事上很难放下,这是因为你多生多世的习染,所以看破容易放下难!
以上,看破、放下就是出离心的本义。
出离心的误区就是落发和住山。很多人以为,在俗世中烦恼多,要出家。他自以为出家住山就很轻松、没有多少事情,想当然地以为出离就要落发。如果你只是落发,并不具备对佛陀教法的真实理解,那落发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有些人落发是因为事业、感情、家庭等不顺利,他一开始并不真正了解佛法,只是内心对佛法有一种非常的缘分和亲近感,由此故出家,出家以后努力地修行,才会更深入地了解佛法。当然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至少他们也应该在出家前对佛陀的教法有些粗浅的了解,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一出家就可以没有烦恼,一出家就四大皆空,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虽然说,出家可以为自己修清净行、断除烦恼创造一个条件,但这个条件不是主要的因素。因缘!因缘!出家只是个“缘”,“因”呢?——是你自己心里对这个世界的看破、放下。这样的出家才是真实的,如果你还没有放下执著而去出家,这样就可能把“缘”当作“因”,把“因”当作了“缘”,这就颠倒了!!!
一些人本来以为在家事多,结果出家以后事更多,烦恼还是不少。然后,又反悔还俗等等……。他不知道烦恼是从心里来的,他只想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减少烦恼,那就把主次颠倒了,肯定错了。人的痛苦、烦恼是来源于内心,要想解除痛苦,必须去挖掘自己内心里出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等等外相的东西来达到目的。不可能的!你固执地不改变自己,谁也强迫不了你改变,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是简单的道理,也是很难做到的。
虽然,以为出离就是出家或住山的观点,是不该有的。但是,我并不是反对住山,我也希望真正的修行人去住山,我只是反对“以为出离就是住山”的这种思想。出离是指放下内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执著,如果你只是因为烦恼了就去住山,或者心里面对这个世间的好多事情仍然有贪染就去住山,那也没什么作用。真正的住山是让自己的心彻底地住在山上——心远离尘世的纷扰,真实地体验到看破、放下。
当然也不否认,住山是一个帮助自己慢慢放下贪染的比较好的环境条件,但是千万不要把主次搞错,因缘颠倒。
综上所述,你们要了解出离的本义是看破与放下,而不是落发与住山。
——摘自师父2012年在网络圆通禅堂中开示 20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