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论坛每日教言 › 查看主题

7488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9Rank: 9Rank: 9

特殊贡献!

go

修行的误区之七:智慧的误区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5:5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师父开示:

       关于修行的误区,今天我们讲第七部分——智慧的本义和误区。智慧的本义是指空性显明,而不是“教义”与“诤论”。

       什么是“空性”呢?在这里是指究竟的如来藏,或真如自性,也就是诸佛之法身。所以这个“空性”是本有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证悟了空性,才有了究竟的智慧。

       我们平常所讲的智慧有两种。

       第一种是“解悟”。没有开悟以前,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言教和历代祖师大德流传下来的文字中有关空性内容的了解,叫“解悟”!比如了解我经常讲的因果心、出离心、菩提心、对空性的论述等。“解悟”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对空性的内涵了解了;第二层意思,就是自己本有的智慧慢慢显发出来,比如对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和理论通过类比等等方法慢慢了解了。

       但是这些“解悟”的内容有时候会有一些偏差,不准确、不完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造作了、作意了,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加工理解的,这样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究竟空性智慧的内涵。

       第二种是“证悟”。“证悟”就是开悟,找到真如实相以后的究竟的“根本智”。

       所以“空性”对一般人来说是“解悟”,对圣人来说就是“证悟”。证悟当然也有深有浅,狭义地讲,这里讲的智慧指证入了“根本智”——空性,也同时包含我们自己了解的一些关于空性的内容。这就是我对智慧的描绘,也就是空性、自性。

       智慧的本义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显明”,指我们的心性又展示出来的一些作用,狭义地讲就是“后得智”,就是通过证悟以后,自然而然依据“根本智”而起现的身语意的一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因为依据了根本的究竟的真如本性,所以现在表达出来的身语意必然是正确的,其中包括对空性的描述以及空性实相所体现出来的内涵等等。口说出来的是空性的语言;身做出来的就是任运自在地救度众生的佛心事业;意呢?指本身安住于究竟的空性本面。而不像“解悟”的那些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作意思维而尽量贴近空性的一种理解。所以,此时此刻的“显明”是指证悟以后自然在身口意显发出来的对空性的展示和表现出的智慧的特色,它是“后得智”的体现。

       那怎么才能得到智慧呢?你的智慧就是你的心性,所以你安住心性,自然慢慢就开发出你的智慧。开发智慧有两种:一种是经过无所造作的安住,慢慢地,自己的智慧贴近于证悟空性之前的自然显发,也就是自己的智慧越来越明朗、明显,这时候会发现自己处理问题、做事、说话等越来越清净,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和操作越来越正确,但是还有不圆满之处。另一种就是,一旦证入究竟的空性以后,你的所行一般都是正确的。——这是如何得到智慧的方式。

       总之,智慧的本义是指证入“空性”与证入空性以后的“后得智”的显现,也就是“根本智”与“后得智”。

       智慧的误区呢?是指一些人对智慧不了解而形成的一些不圆满的认识。

       其中一种是认为智慧是“教义”,智慧变成了教义、教理。

       有人说,“师父你刚才说了,我们通过学习也了解了一些东西。”对!我说的是你贴近了一些不圆满的智慧。但在这里说智慧的误区是教理,是说好多人错解了智慧的意思,把智慧认为是自己学到的、掌握的、自认为正确的那些道理,从这一点说他是错误的。因为法义的体证不是从外面学来的,外面学来的是不圆满的。

       有些人可能不一定同意我的话,我不否认在开悟之前我们还是要掌握和了解一些法义和教理,可是我反对的是认为教义就是智慧,这是个误区。好多人说,“那肯定不能这样了,我们哪里会认为教义就是真正的智慧呢,我们还没有开悟!”不是的,在修行的路上,好多人不由自主地,就认为自己掌握了佛陀的法,就把自己学来的东西,广泛地了解来的东西当做智慧。

       我这里着重指出的是以写书、研究佛陀的教义为生的在家、出家人,尤其是类似于日本那种以考古、考据的方式来探讨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的那些人。比如探讨佛陀出世时间、涅槃时间以及考察《楞严经》、《大乘起信论》是真的还是假的等等,这些人真的离智慧越来越远了!他们把佛陀说出的伟大真理变成了一种学问,把实证性的东西变成一种理论,这是多么不应该的一件事情。

       佛陀的教法发展到后来就变成学问的研究,变成了学位的考取,变成了宗派的纷争。佛陀出世以来,告诉我们要放弃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而究竟解脱,后来的人把这一目标都丢弃了。因为所谓的学问、学位、宗派的斗争以及因宗派的斗争而形成的对生命的伤害,实在是佛陀教法传承到后来的一种悲哀啊!一些没有究竟实证的人,以自己研究出来的自认为正确的一些道理为标准去衡量其他的事,这样就形成了教内的纷争和佛法发展的不畅快。所以后来佛陀的教法,发展到后来就分门立派。我不否认宗派的建立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可是这种过程又造成了对佛教发展的伤害,没有办法。好多人以出书为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以考取学位为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实证。

       所以我反对的是把佛陀的教法变成教义而没有注重实修的倾向。智慧不应该是教义,而应该是对教义的实证!

       智慧的第二个误区是“诤论”。

       有人说,“没有辩论、没有怀疑,怎么能出来究竟的真知呢?”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究竟的智慧不是诤论出来的,是实修出来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诤论少,佛陀不在世的时候印度教和佛教之间,以及佛教内部都有很多诤论。某一些诤论是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了佛法的正知正见,为了推广它努力地和别人争论。有一些大乘菩萨为了佛法的弘扬做了一些正确的选择,但是有一些人的诤论是为了声望、名誉、地位,甚至为了一己宗派的推广,轻其他宗派,赞自己法门,就变成了一种无功德的、伤害佛教发展的事情。

       所以真正智慧的人是把实证的东西自然展现出来而不是依靠教义而表现自己的胜利。六祖大师说“此法无诤”!实证的东西用语言一表达就远离于实相了,一说就错了,怎么还诤呢?

       退一步说,如果大家都不说,佛法的究竟实义怎么搞清楚呢?对!是需要说,我反对的是没有实证做后盾,恰恰只以自己了解的法义,在胜负心很强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意义的诤论。而那些有实证的人,以自己证悟的“根本智”为标准、以“后得智”为方便,揭示出空性实相的语言,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这不是人我相,也没有胜负心,而是揭示实相的,这和我们刚才讲的对所谓的教义的研究以及在强烈“我执”情况下的诤论是不一样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就是心性,以及由心性而显现的“后得智”的自然展示——“显明”,而不是文字相以及在人我相的作用下生起的对文字相的纠缠和诤论。


——摘自师父2012年在网络圆通禅堂中开示  2014.4.20

欢迎来到圆通禅堂--www.yuantongct.com--依持正见,倡导实修!

TOP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11-24 22:58, Processed in 0.015533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