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
我知道答案,他没有菩提心的摄持,没有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大愿,用尽一切办法,即使修得五眼六通,也是天魔外道,成不了佛菩萨。所谓成佛的正因就是发饶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大愿、生生世世慈悲喜舍为众生。
师评价:
这个问题的要点抓得不错!要成就真的是要发愿,那是因地中必须的。可是这位僧人是从研究教义、甚至禅修的基础上来的,他需要的是如何实修,怎么做才能真正地对正法的体现,而不是建立因地。你每天这样发愿、发愿,是真修吗?不是!如何实践你的愿力才是实修!正法是落实在实践上的,要怎么操作?所以我不能说你错,但是没有抓住我问题的要点。单单发愿还不是落实正法的诀窍啊!这个诀窍必须是随时都能操作和用功的方法。再说这个人也不一定就没发愿,也许人家已经发了呢?
弟子:
那位师父看到他修绕塔等是有为法,应该修的是空性正见。
师评价:
他后面已经是在禅修、闭关、打坐了,证明他已经是实修的手段了,不完全是绕塔的有相修行了;人家已经研究了教义了,不一定就没有空性正见。当然如果这个善知识说“你应该修空性正见”,我不能说你错,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弟子:
修行正法、看破、放下、观修空性,一切皆幻、心不幻化、一切幻化皆心。
师评价:
有一点道理,但是有点多,这是表达空性的内涵,和上面的说法一样。假如现在要教他一个技巧,一个成就的手段,这样的说法有些笼统,不完全对。
弟子:
成就的口诀是做一切事情,不执著一切事情,反观安住空性,让自己的心朗然。
师评价:
这个是观修空性的技巧,也是没有错,和上面一样。
弟子:
修行正法就是吃饭时别噎着,喝水时别呛着,走路时别摔着。
师评价:
如果这三项满足了就是修行正法的关键,那天下每个人都在修正法!你这个回答真的有点问题,你可能认为这样的回答有禅机了——平常心就是道。不是啊!如果你把这个说法告诉那位僧人,他还是不会满意。
弟子:
善知识说,一来如果你不想立正确的知见,不从根本上去除贪嗔痴慢疑,你之前忙的那些还不是徒劳无功?依旧是流转生死、受苦无穷,正法真正是无可说,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关键还是要放下、无我。二来如果你是个笨人,你做的那些也不是无用,但还是要明心见性啊!
师评价:
这个讲的内容比较多,这个说法也不是口诀,讲的都对。
弟子:
离开心的修行,就不是正法。
师评价:
这很简单,男众的回答就是简单,不像一些女众,长篇大论。
弟子:
弟子有感,心外无法,放下自我,放下法执,回归心性。
师评价:
也有道理,但是学问味太重了,你要直接、简单的口诀给人家。
弟子:
安住在心性的本面。
师评价:
假如这个人不知道心性的本面是什么样的,那还不是白说了吗?
弟子:
师父,修行就是平常心做平常事,吃饭、睡觉都用上功夫才是真功夫。
师评价:
对!可是相对于这个人来说,以前一直在吃饭、睡觉,养家糊口,善知识说他没有修行正法,他才寻找正法,在没有证入空性之前,你让他用平常心做事,那不是忽悠人吗?
弟子:
师父,善知识大概是说他只是在修行的相上,而没有在空性正见的指导下修心。
师评价:
也对,和上面一样。
弟子:
是不是要在心上用功夫?
师评价:
也对。
弟子:
那位上师想让他了解空性、证悟空性,不要在相上打转。
师评价:
对!
弟子:
大概是告诉他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法在他自己那里,善知识的法毕竟不是他的法。
师父:
不是!现在善知识是要教他一个关键的修法,不是让他自己找一个法。
弟子:
师父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实做就是正法。
师评价:
可是现在的师父什么都没有告诉人家啊!你领会错了!你只说了一个修行的态度,没有说正法是什么。
弟子:
师父在开示录里讲了,应把所有的修行汇归为训练自己的心。
师评价:
也对,还是没有把诀窍点出来。
弟子:
不能攀缘,正法从本性处修心。
师评价:
对!
弟子:
自己修,还要度人,明心见性度众生。
师评价:
也对!
弟子:
正法就是修心,对吧,师父?
师评价:
看来你们作我的徒弟,都知道修心,是对的。
弟子:
没有了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法是应机而生的,一切法都可以是佛法,关键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一切的行为都可以是修行。
师评价:
这就和我以前说出来的一样,看来你还是领会了我以前讲法的精髓,我不能说你错。
弟子:
正法修行不着相,般若花开正法立。心能转境同如来,和光同尘益有情。
师评价:
你是对的,是对佛法的概述,但是修心的诀窍你没有说出来。
(待续)
——摘自师父2012年在网络圆通禅堂中开示 20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