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弘期是以阿底峡尊者开始的噶当巴教派开始,噶当巴之后就有了萨迦巴以及噶举巴。
除了噶当巴,后弘期出现了一些非常伟大的译师,这些译师传承以萨拉哈尊者的教法建立的、在西藏皇家内部传承的萨迦这一系。他们以大圆胜慧为中心,以实修的一些觉受为指导,这一派系很宏大而真实。后弘期萨迦的祖师都是父子传承,他爸爸一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儿子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样代代相传。
噶举巴的祖师是玛尔巴大译师,噶举最原始的祖师是印度的帝诺巴,帝诺巴传给那诺巴,那诺巴又传给玛尔巴,玛尔巴把传承带回西藏。他以后的传承就是四大八小的噶举巴,现在以大宝法王为主的噶玛噶举,还有区别于大宝法王的香巴噶举,当然他们是同源的。
纵然后弘期有了对佛法的重新整理和推广,但密宗发展了一阵子以后,差不多到公元14世纪又出现了一些严重混乱,这时,宗喀巴大师出现了。宗喀巴大师看到佛教界许多人不注重实修,不重视戒律,不重视闻思,不了解佛法的次第,不注重基础,好高骛远,就像我一直说的,很多人连出离心都没有,就说自己是大乘菩萨,没有这样乱来的。宗喀巴大师就以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为架构,进行内容的扩展、增补和论证,写下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了一部非常成熟的修行次第的完美论著。由于三士道的观点是阿底峡尊者提出来的,而阿底峡尊者的学养是当时的印度(即现在孟加拉国一带的超岩寺),众多班智达们在印度已经传承这样的教法、次第,所以《菩提道灯论》的思想来源应该是超岩寺。那么超岩寺的人们已经知道这件事吗?也不一定!因为阿底峡尊者菩提心思想的建立和学习是在婆罗洲附近的金洲岛(也就是现在的苏门答腊岛),于金洲大师处求得了菩提心教法。当然在学习菩提心教法过程中是否也接收到《菩提道灯论》中讲的佛法的次第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的。当然到了西藏以后,他个人更重视菩提心的开发。后来宗喀巴大师依此增补、扩展,写成伟大的教典《菩提道次第广论》。
以上就是后弘期西藏佛法传承的过程。那么,宗喀巴大师在写《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同时,也建立了西藏历史上最新的派系,区别于前弘期的宁玛巴,也区别于后弘期的萨迦巴和噶举巴,他强调闻思修,强调修行次第的修学,命名为格鲁巴。大家知道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从以上我对西藏佛教发展传承历史的讲述中,你们应该了解到,整个藏传佛教的发展也是起伏不定的兴衰过程,而且总是不停地有大师们为佛教的弘传而努力。
虽然西藏佛教文化有汉传佛教和汉传文化的支持,但后期更多的佛教是来源于印度。因为早期印度的密宗,就是传到中国的唐密,那时印度的密宗还没有发展到无上瑜伽部时期,也就是没有发展到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等的秘续的弘传。前弘期传入中国的就是《金刚顶经》和《大日经》这些下三部瑜伽的秘法内容。所以在公元八世纪从汉地传到西藏的最多就是显教以及禅宗和下三部瑜伽的内容,没有无上瑜伽部的内容。
当印度佛法经过两三百年的演变,到了西藏后弘期开示传播的时候,印度的密宗已经发展到无上瑜伽部的内容了。但这个无上瑜伽部的内容要传到中国的时候,被中国的当权者拒绝了,他们只接受前弘期的唐密。因为当时的宋朝战争连绵,没有太大的精力对印度的佛教进行学习,有从西域传过来的,但当权者不认为无上瑜伽部的佛法是正常或正确的佛法,认为是混乱的、非正式的,所以就不接受了。因而汉传佛教有显教和下三部瑜伽,就是唐密这一块有了,无上瑜伽部部分有了也没有传承下来。
印度发展到后来的无上瑜伽部这一块极大的秘续传到了西藏,一些西藏的人努力地从印度把它取回来。这个时候印度教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圣者,叫商羯罗大师。他开始弘扬绝对不二理论的时候,佛教在印度慢慢地被印度教湮灭了,印度教的理论说把佛教赶出了印度。因此,佛教的无上瑜伽部的内容在印度就没了,在西藏却有了。那只有西藏有无上瑜伽部的内容而印度没有了?不是的!印度还有,但是不是以佛教的形式出现了,而是以印度教的方式出现。
我讲了这么多,就把西藏、印度和中国汉地的佛教做了一些概述。
(完)
——摘自师父2011年在网络圆通禅堂中开示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