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懵懂懂地出家,懵懵懂懂地受戒,受戒是去忏悔,不是带业去,又带业回来。 ★在戒场尽量少说话,少和人家攀缘,有时间多礼佛念佛。 ★戒场求戒的人多,来自十方,我们不是去和人家比穿的好、住的好、吃的好。 ★受戒能忍即入道,凡事都简单,不要和人家计较睡大位、吃好。受戒是学威仪规矩,不是去论是非、造口业的。 ★受了戒就当和未受戒前不一样,更应修苦行,把习气改掉,坏念头去掉,以戒为师。 ★参,就要参坏的,别人犯错,我们不去犯错。别人不如法,我们如法就好了。 ★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 ★戒也不要太执著,否则本是持戒,结果反被戒回去了。戒不生烦恼,不和人冲突。 ★出家饭要吃得稳,就当切实苦行。 ★不去贪、嗔、痴,无法开智慧。 ★不要看别人对不对,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宝。只要是众生都会有错,但他哪一天忏悔了,就能改过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灵通,比人类更灵,只是它不会讲话而已。 ★去我执,从粗衣淡饭做起,淡泊欲望,不要分别,无我人众生寿者相。 ★为度众生则恒顺众生,像哄小孩一样,很多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师父并不需要,众生见到师父生欢喜心,但师父自己也不知道。 ★修要修到自己没有做什么。 ★你们这些青年人很发心来出家,可是这个身出家了,心也要出家。我们出家人的身、口、意跟在家人不一样,要知道怎样才能了生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了生死。如果你心中还有什么贪境、喜爱的或挂碍的,那么临终时就现那种境界,一见欢喜就跟著去了,结果是堕落于轮回之中。但如我们净念念佛,则临终现莲花、佛菩萨及光明等圣境。故要在世时除掉贪境,使心净化。出家人要粗衣淡饭,不能再著于色声香味触法,不要跟在家人一样。 ★世人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杀生滋养身体,殊不知吃的是自己的肉,吃人家一斤,一定要还十六两,这是逃也逃不掉的。就是这样一生皆在还债讨债,死死生生永远跳不出轮回的圈子,况且所吃的是以前父母的肉,于心何忍? ★不得二、三人交耳私语、结党、背后论人是非等,否则易让大家不安,造成闹众。 ★二堂课诵要多体会体会,比如是否真有天天皈依佛法僧?“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慎勿放逸。”是提醒大众。 ★智慧开则经藏全在里面,经藏是在心里面的,不是在外分别挑选的。目前法师有的是政治法门,如办学校、讲经说法后,易贡高我慢,或衍生感情问题,比丘及比丘尼互相利用等……,很少人教我们如何去了生死。这是对事不对人,不是有意批评,而是要我们认清方向。 ★出家后什么事皆以忍辱为重要,会说我们的,都是我们的指路者,没有他们,我们不会进步,不能成就。 ★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这么辛苦了,还这也嫌、那也嫌,没一样对的,干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该走到哪里去,又不能嫁人,这样反而更痛苦,好像活在活地狱。 ★念佛才是真正清净、正当的一条路,念佛即是往西方的路,同音念佛即到西方,不须买票搭飞机,西方法船是无色相的。 ★道教修道人与佛教是不同的,佛教修行是为了生死,道教则修长生不老。道教中有的很精进,他们也有一个罗汉体,有些罗汉体已经在山中活了好几百岁,还没有死,但是即使再活百千岁仍不究竟,因为不能了生死。而佛教的罗汉修生死的解脱,要断祛见思二惑,要能舍身,不顾这个身体,不怕苦,修身口意三业,六根清净,才能解脱生老死苦。 ★打佛七是要度众生往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境界有生有灭,西方的境界是不生不灭,我们现在到别的国家,还要买飞机票,如念佛念到一心,则十方国土皆可到。念佛即心心不离佛,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要字字清楚,用心想,用耳听,用口念,要摄心专注佛号,万缘放下,要依此音声,才能一心,没有能念所念,你在念或我在念,大家都依此佛号才能一心,西方世界也是依此音而念,一心就是专注此音,听音声而念。打佛七不要被俗念拖走,如不专心,则可惜来这一趟,故要一心念佛,一心注意音声。 ★世间有很多的斗争,我们要找个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一样清净的地方。 ★我们糊糊涂涂来生,但现在要明白找去路,那即是念阿弥陀佛。 ★四生都在不断轮回生死,皆因六根害了我们,六根对六尘起贪念,难得自在。在佛七期间,看能否找出一条了生死的路,顾肉体就不是在打佛七了,如果太爱惜这个肉体,就无法解脱。 ★虽然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但如念佛,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无烦恼。无妄想,则亦是净土,此是娑婆净土,心即是西方。 ★西方在哪里?西方就在心头。佛号要念得清楚,念得集中,念佛要发愿生西方,离开苦尘,不要太爱惜这个肉体。 ★用行的,心意要转变,诸佛菩萨都有愿力,而依此修去,在行住坐卧中皆不离佛,拜佛念佛都与佛相应,不要说为什么阿弥陀佛还不来接我。 ★练不倒单要有善根,不是容易的,没有说要用什么方法?怎样去练习?这样就有执著,这是一个有善根的人有心去修,在行之中有一正念,自然而成的。师父教你们唯一念佛,师父以前在山上是随缘,众生能吃,则人亦可吃,天人供养自然,如果饿了硬是要忍,身体会饿坏了。修行是用心,不要去练那一种不倒单、不吃东西,师父修到现在,一直有一种感觉,即修行万一走错路,很危险,唯有念佛最好。如果是走错路,人身难得,有很多人错误了。 ★每个人都是带因果而来,带因果而去,我们的父母眷属都在四生中轮回,故我们要赶快修行,去度脱他们。 ★修行要能耐劳苦,粗衣淡饭,现在这花花世界,每样都很方便,有些东西可以不必用手拿,不必用脚走路,都很方便。但我们出家人修行应该观想:依照祖师们的修行遗规来修行,才能了我们的生死路。我们今天不是为享受来出家,是要修食、衣、住……的淡泊,宁可被社会看不起,一切比不上社会人,如果被社会人看得起,就有爱别离苦,又成生死轮回,被社会人看不起,就少攀缘心。妄想心,好专心用功。 ★事事都要能明理,随顺人家,才能指导人,否则自己都不能明理,怎么指导人?我们出家人,要以佛法佛理来指导教化别人,否则就成俗化活动,事不能随顺人,就是无度量。 ★出家人一样仍需要地理,但如修行到那里,道行即有感应,道行如有修,地理包含于修行,故说出家人修行是根本。 ★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见生欢喜,亦可感化人。 ★自己本来的面目,要靠自己悟出来的。听,乃属于六尘外面的境界。修行是修什么?是要修衣、食、住的淡化,去贪、嗔、痴,不讲究衣、食、住的舒适,不要和世俗人一样,否则就变成了政治法门。苦行是要我们得解脱,要清楚去的一条路,去解脱生死。 ★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每个人要把以前所带的业障消除掉,其方法是:拜佛、念佛、发心做常住工作、不计较,如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如不计较,我们的福慧就会增加出来了。 ★父母生我们,不知从哪里来,但我们现在要找往哪里去的一条路,即是了生死。不出家在社会上只是吃三餐,逐生死而已。 ★打佛七是为了让众生有要去西方的观念,娑婆世界很苦,念佛是要看西方的境界,前者是生灭,后者则是不生不灭的。念佛要心心不离佛,不要被俗念给拖走。 ★念佛定来即是禅,故说要有禅有净土。念佛随缘,什么事情都在念佛中随缘,没有说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作什么……,心心不离佛,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在念佛,哭也在念佛,脚踏一步也在念佛,念佛的力量集中可达三昧,念佛三昧不简单。每个人带种种业障来,不要再带新业而去。 ★看你行持到哪种程度,跟你说一些话:临终时要无所挂碍才能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要度众生也是一个执著、一个挂碍。 ★师父:有佛菩萨、有净土,是法师讲经说法向那些人讲的,让他们有个依靠,但佛经上说,若一日。二日……若七日,若依著作,那佛一定来接引。但如不吃不睡,不要七日,四、五日就够了。 广化法师说:亲眼看到观音菩萨圣相清晰,璎珞亦清。 师父(笑笑)说:真的吗?哪里有什么菩萨?度众生是要愿力去执行,像观音普贤亦是,但临终应皆舍,若有愿力在,则再来度人,功德更为殊胜,愿力是放在心上的。 ★何为持戒?修行中即是佛菩萨从没有离开我们,都还在,虽示涅槃没示现,但经、律、论仍在,佛菩萨会教,不要以为没有人传就没有了。 ★临终时不要存有要见菩萨色相的心,求来的不见得是正确的,那是不可靠的,要无所求地净心念佛,从心里面自然出现的,才是真的。(师父鼓励广化法师实相念佛,不要事相念佛。) ★要放下这个臭皮囊,心是心,不管这个身子变成圆的或扁的,不要记惦著它。不要说得到什么,如果有所得,那就还不是。 ★我们这里(指著心)没有东西,他们(指在家居士)这里有东西,现在大家是晚上作梦,白天也梦,像在演电影一样,跟晚上的梦相比,一生只是好像比较长而已。 ★今天讲这些,出家人可以悟到一些,他们(指社会人)就没有,以前古人只讲一句就够了,今天讲很多,等你们回去慢慢领会就能悟到 . ★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睬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无自体,以后自然就少了。修行要吃得了苦,愈吃苦才愈有心得出来,我们人要学坏很容易,学好的很难。一个人如果吃太饱,头昏沉想睡,睡太多,以后变蛇。 ★执事人不好做,所以执事人交下来的事,不管好的坏的,都要欢喜承受,不起嗔心,这样头脑会较清楚。好的捡起来学,坏的放一边,自己心里明白就好,顺此修忍辱波罗蜜,修行不问是非,不问有理无理,出家与在家不同。你们努力修行,有问题趁师父在时提出,师父为你们解答。 ★现在的人不管在家出家,生活都很好,灾难比较多,深著香、味、触的喜爱,痛苦也比较多。 ★有时间就看点经书,看经是要了解,知道要怎么修,不是看了以后去讲说。有些人看经如社会人一样,心没有寄托,所以很多是愈念愈糟。要把握时间不空过,可看经书、念佛、拜佛、静坐、诵经等。 ★受戒不是受那几个戒疤,是戒在心,知道错了要赶快忏悔,戒持清净就没有男女相。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但是真正要修行很为难。较早的人善根较好,但很少出家。现说释儒道三教,佛教是修戒定慧,儒教是修礼义忠孝,道教虽然也有道,但没有佛理存在,不得解脱,最后仍要归净土才能了生死。我们佛教也应出家修行才行,出家不是要过好日子的,是要在衣食住上修,看是否每一样都能舍,才能修到行,每一样愈简单愈好,以方便不起烦恼,心才愈坚,妄想才少,所以说要粗衣淡饭。 ★我们出家人,不要有贪念,才能除烦恼、去贪嗔痴,不要和在家人一样,吃要吃好,睡要睡好,出家修行谦说“贫僧”,就是每一样要愈简单,才愈有修行,不是愈充足,否则贪念还存在,没有除去,而他也说他在修行。妄想是从贪念生出来的。 ★再说舍身,舍身是什么?就是粗衣淡饭,穿是三件衣,没有说要穿好的,每一样舍离,每一样都不能和社会相比,这才是修行,如果和社会人相比,就又有爱别离苦。 ★儒道二教,都还没有解脱,我们佛教来出家修行,是看能不能了生死,不可不知,而说还要去念书,读书哪里有谈到要粗衣淡饭? ★受戒学佛、祖师的行愿,又有经书让我们看,看有没有一条了生死的路,世俗的书我们都在未出家前读过了,修行就是不要再生娑婆世界,再受轮回之苦。 ★父母生了我们,我们才有知,父母未生我们之前,我们在哪里?现在我们会不会了解死到哪里去?现在来出家,就是要找条出生死的路,不要再来轮回。所以说如果要了生死,就淡泊诸欲望,学戒才不会乱做,才有规矩,认真做,不放逸。我们谈苦行,苦行是我们的祖师普贤、观音、文殊、地藏这些大菩萨的行愿,今天就照这些大菩萨的行愿来修行 ★不要执著,一切随缘,若有师长帮你做事,你觉得承担不起且损福,这就是执著,怕福让人家得去,要人家得到福,自己本身也要有福,才可能让别人得到福。 ★拜万佛很好,假若这世无法超出三界,下辈子还知道要修行,且礼佛消业障,又能超度往生者。 ★大鱼吃小鱼,人像大鱼,什么都吃,就是最凶猛的老虎肉也吃,故业障深重。若不好好求忏悔,多礼佛,等到弥勒佛降生娑婆世界时,则一点善根都没有,更不用说要修行了,若能多礼佛,求忏悔,好好修行,多种善根,到时候说不一定能成为弥勒佛的弟子。 ★都是有个“你、我”在争,看能不能修到没有“你、我”,这种境界。 ★要修忍辱,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则徒具出家人的外表,不要常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这样就不能修心。 ★修行当从粗衣淡饭下手,而现在整天都在考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业障,现在倒把福慧吃下去,业障也随著来了。 ★自己有烦恼要自己解脱,把师父开示的话,拿来应用来解。不是师父说一大堆,而是自己能够灵活应用拿来转。 ★烦恼、生气时,不要执著追究烦恼是哪里来,若执著则心不开,不能安心办道。往前进,什么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才是最要紧的。 ★就是家人来寺里用斋,也要他们添油香,让他们有正确观念。 ★好也笑笑,坏也笑笑,好坏是分别出来的。 ★如遇高兴欢喜,则问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则问是什么人在烦恼? ★遇有烦恼或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就向阿弥陀佛说:又来了,又碰到了,要念阿弥陀佛,说烦恼快走,没这回事,以心治心。 ★寺务处写那些是与众生广结善缘,与外面办公上班的抄写不一样,而和晚课的功德相同,勿起烦恼。 ★要诵戒,才没有那些爱情、爱别。 ★父母生我们恩情很大,不出家要报父母恩很难,因为都是冤亲来的,出家要上报四重恩,要父母也能了生死,才是度他们。父母不仅是这一世的,不出家就不知道,还有以前那么多世的父母,所以不要起想父母的念头,不要一直想父母的事,这是生死念头。父母喜欢我们嫁人,像他们一样,爱别离苦。如果你喜欢这些,以后你爱怎么演都可以,可以演更自然的戏,也不用礼、义、廉、耻,畜生中都没有这一些,更自然。 ★父母对我们越好,越是有恩怨。出家与社会是相反的,越疼我们的,到临终时,越放不下。不要一直想父母如何如何,应专心于道上,否则又是爱别离苦,生死轮回的路真危险。 ★不要拿那些坏东西放在心里,很痛苦,不要爱漂亮,穿我们这件衣服(指出家人三衣)直接到西方,如爱漂亮,以后有自然的衣服穿,不用做的,有的还没有去,就已经在装那个形了。 ★在家人看不懂,以为我们苦,如果道心不坚固,如活在阳地狱,感到什么都不好、不自在,又有烦恼。有的道心比较坚固,但以前的种子还在,师父讲是讲,你们听是听,外境的影响还是很大。 居士问:弟子由书上见一句话说:“对一个觉者来说,已断修恶,不断性恶”,此话应如何去体会,其正确否? 师父答:是,我们要修福,譬如别人没得吃,分给他一点,设法帮助别人的困难,如此才能福慧双修,不会再去做恶(当机者心开意解,老和尚的意思是要我们注意因中的行为,要断修恶,至于性恶是果中,如能现时畏因,则果非我们所能免,要自然应付,由目前善因或可移。) ★在修行过程中,生了烦恼就不好,要没有烦恼才好。 ★我们学的是无形的心地法门,是无上法。 ★身体有病,吃什么药也没有用,念佛没事就好了,阿弥陀佛是无上医王。 ★经典即是路,烦恼时拿来化解,要会用。有烦恼来,会应用,烦恼即菩提,不会用的,烦恼即是无明。如烦恼来不知解脱,著于烦恼,有如吃错药,吃到毒药。药是随人吃的,要吃对药,不要吃错了药。要回光反照,把它改过来,不要说别人不对,一说出来就是自己不对了,这个“口”很重要。 ★修行要注意口业,口好就好,不要说:我虽口不好,心是好的。出家了,佛寺中也会有是非,但不要与人在那边论是非,不要一张嘴巴唠叨,论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有时间就拜佛、念佛。 问:师父!那做起来很不简单。 答:不要说不简单,只要去行就很简单。 问:我是凡夫,所以……。 答:说自己是凡夫,也是执著。 问:我就是没有修……。 答:不要说没有修,就……。 ★要有信心,我也可以成佛,我也可以做到,这样才会更精进,不要常说我,就是这个“我”在作怪。 ★要没有分别心,才能去我相,如执我相,即修不到行,去我相智慧才会开。 ★总说别人不好自己好,说好就高兴,说不好就难过,就是你我相。修行如有你我相,则修行不安,若存我相,每样事都有我,把我看得很重,分得很清楚,这样对我们自己不利,天天都有烦恼。 ★除你我相,修行就是要做到这个,这才是真功夫。否则到哪里修也徒然,如修到这点,那你的功夫也就到家了。 ★不除你我相则无法解脱,师父教的是解脱法门,不是说要收人才的。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 ★佛教中最怕是非,说是非的就是是非人,是造口业,所以不要说是非,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如果不出家修行,老后即像自己的父母,带著烦恼入轮回中。台湾女众很幸运能出家,大陆上很少出家的,念书的也不多。 ★我们的耳朵总是喜欢听听,看看有没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眼睛也喜欢看好的,这点对修行不利。 ★父母生下来时懵懵懂懂,长大以后即惹尘埃,即有我相,有我相就有烦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与信众接应,要说佛法,他如向你说俗气话,就说对不起,我现在没有时间,你去拜佛,到处走走。遇有不良份子来,不理会就是,铜钱没两个不响。 ★信徒来,要善言招呼,请他们礼佛、吃饭、寺里走走,这是结善缘,也是修行。第一要点,不要老把出家人的清高相摆出来,这就修不到行,要知道他们也是在修行。要行菩萨道,不要修坏行,要修好行,不要数说别人骂别人,譬如有信徒要来厨房拿东西,要好好问他:“有什么事?要什么东西?我帮你拿。”不要以不好的态度对人家,这样才能度众生,否则别人看了会说:“出家人还不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好?”修行要修到有智慧,什么事碰到都会应付,讲话也要知道怎么说才圆融,自己站稳了,别人也喜欢接受,也不造业,故我们要养慈悲心,行菩萨行。 ★如人人愿吃苦,则人人皆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 ★凡事要耐心做,念阿弥陀佛,这样慢慢修,心无烦恼,到后来也和阿弥陀佛差不多很自在。问:师父教我们不执著,但如不执著,事情如何能办好? 师父:办事情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著,不执著才能办好,如执著反而办不好,执著就没有智慧,办事情也要有定力。 ★苦行并不是简单的,修苦行是在修心,每一样事细心做,会做得合适。而不是每一样都做,结果每一样都没做好,不做还好,给你一做反而更乱。 ★做事情是用来调心,心才不会乱想。我们出家人做事与在家人不同,即所用的心不同、思想不同--在家人做事是为赚钱,出家人做事是与道合,否则看起来和在家人一样,都是为三餐做事情。 ★事如何能办好?大家要互相合作,不是用话来耍使人,这一种要避免的。要好好讲,讲清楚,以种花为喻,不知道的做一次给他看,否则事情做不好,又起烦恼。 ★有的人说话令人起烦恼,不能安顿人的心,令人不知怎么好,又要别人听他的。其实他听不听别人的?结果他就在那里心烦闷,起烦恼,解不开。 ★我们这里(指头)有很多境界,我们以前种的种子都在里面,一看到外境就浮现出来。有的人是看在家人穿好衣服,就想:我来出家这么辛苦,什么都没有,就穿这种衣服(指三衣)……;有的人就会想:娑婆世界再好也只不过如此而已。女众不来出家就擦口红,你们现在没擦,看起来也很好。 ★在家人杀生,杀的那些都是过去生中的六亲眷属,我杀你、你杀我,所以才有轮回。 ★一理通,万理透彻。 ★只要贪一样,就要再来轮回,承天寺这样盖,我也不执著任何一样,否则还要再来轮回。 ★出家人老来愈修愈无挂碍,要往生眼睛一闭好像睡觉。我们晚上睡觉就像死去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了,结果第二天起来,马上又开始执著,看这个东西是我的……又开始了。 ★心若清净,就有精神,做起事来有活力。看你们很有精神,在家人穿得那样,却是很懒散的样子。做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来出家是大孝,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不只是现世父母,连以前很多世的父母也要度。 ★出家修行,是要找我们本来的面目--父母未生以前的,这个你们还不知道,智慧不开,就像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光明显不出来。 ★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悲是体,一切都要从慈悲中出来。 ★要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心本无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尽虚空遍法界。 问:要怎样念佛才能专心? 答:说这也是执著,妄想来了不要理它就是,不要说我要怎样才能……。 ★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无烦恼就是西方。 ★同修师兄弟间吩咐他人做事时,要依佛法,互相客气,不是用命令式,如父命子,或耍性子。 ★不要逐境去……,六根要守住。 ★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你不要,就是说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就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我们都带业而来,还有很多要……。 ★一个世界,犹如一粒沙,有恒河沙数世界众生,每一个皆可到西方。 ★要怜悯一切众生,想到他们也跟我们自己一样,也是来修行、来种善根的,对他们要发菩提心,即是慈悲心。 ★在社会上不好修,黑就得跟人家黑,否则被人排挤,故出家比较好修。 ★不要有骄惯性……。 ★修行要到哪里都一样,都能自在,修就是要修这些。 ★多看金刚经,比较不会执著。 ★人家在说话,不要抢著说,等人家说完再说,这是礼貌。 ★牛虽然是拖劳,但不知离苦,做牛是以前做官不清白,现在世来还债的。如有人做官把钱拿出去飞到国外,最后来台湾当牛,一世做官九世牛。牛有二角,虎也怕牛,虎是直直的,牛会转,但慢慢地有一天也会生觉,譬如犁田时,还会教我们(转弯)。 ★师父开示是针对大众,不要以为是在说某人错,而生烦恼,如有错,私自承认忏悔,要自省改过来。常执著就起烦恼,自己烦恼不说,还染及别人扰乱大众,否则怎说统理大众,要先能治家再治国。 ★有德行最要紧,大家出家做什么?就是在修这个行,修本来面目,要看师父种种自然而现,而生觉悟,听后要去体会,不要听过就算了。 ★不要有我执,如有我执,智慧不开,不能有贡高我慢之心,会障道。 ★在台湾没地方参,所以要自己参自己。 ★不要著急。 ★善知识在哪里?在心。 ★出家是要治心猿意马。 ★出家要时时刻刻做事念佛,调这个心。 ★社会上都是执著色、受、想、行、识,未出家前都种了花花世界的种子。 ★追求色、声、香、味……,易增贪念。 ★四生里,吃饱了就睡,(昏沉)生散乱心。 ★出家是每天都在转这些,不要被外境所染,自己无主。出家人穿破旧衣服,将它洗干净(穿穿)缝缝补补,这虽是破破的,但也心安理得。在家时,花花绿绿,有钱可装扮,没钱则痛苦,就想尽办法,想怎么赚钱,追求则昏迷,如酒醉不醒。出家主要是提起正念,说话则说佛法,说解脱的佛法,社会每样都追求,都为生活追求而已。 ★处事要谨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东西给扔掉或放坏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丝毫不爽,谁也替不了谁。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 问:师父常叫我们要学历代祖师,但在如此优裕的环境,食、衣、住皆不欠缺,当如何学起? 师答:我们不去贪它、著它,只要过得去就好了,不能说东西多,就拼命地吃,这就是贪念。也不能故意吃得少,饿肚子,依自己食量而定,吃饱就好了,不去分别好吃不好吃。以前东西都是自然的,现在的东西都是化学的或洒过农药,真的不能吃或坏了,就不要吃,乱吃、吃多了死翘翘。贪一枝草,都要再来轮回,佛要多念一点才好。 ★出家修行要吃苦,不要著我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身穿的是染色衣,只要干净整齐,也不输人家。若出家人太享受,则在家人不会想供养,若出家肯吃苦,在家人就会想供养我们。 ★要讲别人之前,先和这个(指心)商量一下。 ★出家至少要没有烦恼,处处能自在。 ★讲话要简单,不必要的话勿多言。 ★照师父的话修行,边做边念佛,去我执和法执,智慧才会开,智慧是无色相的,抓也抓不到,智慧开时自己也不知道,碰到事情一动,就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才是智慧。 ★贪恋世间的东西,就还要轮回在四生里。 ★修行要保持中道,修行要粗衣淡饭,不著香味触法,但是要自然,不是刻意地不吃饭、不穿衣、挨冻、不睡觉,想当一个老修行。而是修到一个境界,自然不饿不困。 ★做事情是训练我们的头脑,有事做才不会打妄想。 ★在家人一味地讲求物质上的享受,爱漂亮,头发怎么修饰,衣服怎么穿,若有钱人,还可以搞这些花样,没钱的人为了这些就会步入歧途。贪这些香味触法,则四生皆有份,堕落为蝴蝶、猪、狗。 ★出家衣服非人人穿得起,唯有福气的人穿得到。 ★衣服只要穿得暖就好,不去讲求好坏。 ★在家人不懂,以为没生孩子就命苦,自叹不如人家儿孙满堂,殊不知他的冤亲债主少。 ★憨憨做,憨憨吃,多念佛,今天是今天,明天,明天再打算,什么事都不管,这就有坚固心,这就是修行。若做是做,还打妄想:要读佛学院,要……,这还不是修行。 ★修行要自在,不在乎别人对你的评语,说你好,说你坏,这不是别人不对,而是你自己不能安定。
★出家修行不简单,出家事情较多,因为冤亲债主皆来讨,故病苦、种种不如意事齐到。若能跳得过,则好修行,跳不过则无法安心办道,故有病苦时,也当勉强自己,多礼佛,业障才会消。 ★不用看经,看多了迷迷糊糊,凡遇到什么事,皆一句阿弥陀佛,高兴也好,烦恼也好,要远离是非,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要静下来念佛,念到睡著也很好,一念(一念不生)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念而无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装没看到,耳装没听到,老实念佛,现在你们都是眼睛睁大大的,仔细看看。修行要人家愈不认识,愈好修。 ★我们对,而别人不对,我们若让他作主,则变成我们不对。意即自己要有主,不被他人所转。 ★经藏在哪里?经藏在我们的心中。但这要智慧开才有办法,智慧不开,看经书是迷迷糊糊的,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觉得很熟,且又会领悟出另一真理出来。 ★法器、唱赞,这些都是自然会的,不是刻意去学,智慧开自然而然就会了。
※日期:一九八三年农历七月廿九曰 地点:承天禅寺年龄:九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