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论坛佛教教育佛教入门 › 查看主题

10281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7Rank: 7Rank: 7

go

[已推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临终与死亡的忠告 - 中阴教法〈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4:0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本帖最后由 慧茗 于 2010-8-7 14:06 编辑



一些人要求我讲授有关死亡的题目,想到这是一个为自己累积福德的好机会,于是我答应了。  
      在《般若十万颂》〈译:以下简称《般若经》〉当中,佛陀曾言:‘悲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认为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财富,像是房子、金钱、朋友等等世俗财富,那么我们也有一种超越世俗的财富。各位都知道,财富很难获得,尤其是超越世俗的财富;对于佛法初学者,超越世俗的财富更是不多。‘悲伤’是身为一位修行者应该具备的重要财富之一,卓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称这种悲伤为‘由衷的悲伤(genuine heart of sadness)’。  
      当然,各位可能会认为,我们生活当中已经有太多令人伤心的事了,但我们一般的悲伤跟我将要谈的代表财富的这种悲伤并不相同。一般的悲伤就像尝试将三颗草莓叠罗汉。  
      你怀抱这样的希望:有了一颗草莓之后,就试图将第二颗草莓叠在第一颗上面;第二颗还可以站得住,但是要叠第三颗而且不掉下来就很难了。有时情况更糟,第三颗草莓看起来像是站在第二颗草莓上几秒钟,这可不妙!因为它给你希望,让你觉得下一次会成功,下一次会不同。我们的生活就有点像是这样。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尝试各种事物,但鲜少有人觉得自己还可以或自己已经充分活过了人生,我们想的多半是‘我还未好好活过’──这样的悲伤是世俗的悲伤。  
      当我们谈超越世俗的悲伤,也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代表财富的悲伤,它某种程度上像是一种幸福的悲伤。这有点儿像是聆听一首悲伤的歌,悲伤来自了悟事实,了解到不论你做什么、不论你多么接近成功,第三颗草莓终究只能站立一会儿然后掉落。了解那样的事实、那样的感觉,基本上就像是嘲笑自己--我们谈的是这种悲伤。  
      我们就像是在嘲笑自己、自己做事的方式、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这对我们会有帮助。人生如此辛苦,那又怎么样?所以我们不停地逛街购物,彷彿会活上一千年似的。当我们逛街购物,就是尝试把第三颗草莓叠在第二颗之上。这就是为何‘由衷的悲伤’是如此重要的财富。  
      获得这种财富的唯一之道,先别提‘获得’,唯一能让我们开始珍惜、渴望这种财富的方式,就是了解实相。我们要谈的并不是了悟很深奥的实相,譬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次要谈的是很简单的事实,我们别无选择而必须接受的事实──死亡。但我们谈的不是未来才会发生的死亡,而是现在就正在发生的事实──当下这一刻,我们正在死亡。了悟这种死亡的事实其实也就是了悟生存的实相。当然各位都知道这点,我会对此详加解释,但不会给各位一张临终时应该如何打包行李的清单。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转世、来生。如果没有来生,就没什么好担心,你就像一座工厂,当电力耗尽,工厂也随之停止运转。我们都算是佛教徒,所以我们许多人不加思索地就相信轮回转世的概念,并自豪于这样的信仰。相反地,一些无政府主义的科学家们也许自豪于相信没有转世这回事。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有没有转世,在究竟的层次上都属二元对立,因此我们只能在相对的层次上来讨论转世的概念。  
      当我们在相对的层次上讨论时,基本上,我们是非常模糊地讨论。模糊、笼统、不精准,这是整套相对真理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在《般若经》当中,佛陀提到,他告诉一位即将证得初地的弟子,〈菩萨证得初地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他于二大劫、无数生之中累积了许多福德,并且清净了所有染污。然而这位菩萨心生嘀咕说:‘二大劫、几百万次的转世再转世,这真是久啊!’佛陀回答:‘别担心,当你证得初地,你会发现,所有这些转世、新年、圣诞节、国籍变换、转化为各类众生──有时在天上飞、有时在水里游,这些全都发生在火花迸裂又熄灭的刹那之间。’佛陀又说:‘而后当你证得十地,回首发现自己已然渡化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佛陀对这位菩萨说:‘如果一位菩萨认为自己已经渡了无量众生,这就像一只萤火虫认为自己点亮了全世界一样。’佛然后接着说:‘当你一旦成佛,将会发现自己从未曾是众生、从未曾努力修行、也从未自始即受苦,你那时甚至也不是佛。’上述三段话让我们洞悉大乘佛教令人惊叹的观点。第一段话当中,佛打破了时间的概念,如果没有时间,又如何会有转世来生?第二段话,佛打破空间的概念。在第三段话里面,佛打破道、果的整个概念。所以转世只存在于时间概念的背景之下。从昨天到今天我持续着,这种相续是我唯一拥有并且能指称为转世再生的东西。这种相续的经验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碰到阻碍为止。  
      有一个类似的印度故事写得很好。有一个人总是向克里希那(Krishna)祈求,有天他梦见口渴,在梦中四处讨水喝,然后有人给他水,而这水变成了大洪水,他被洪水冲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岸边。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家,也不知道该如何联系他的妻子与小孩,年复一年,他寻觅归途。在此同时,他遇见一个女孩,和她共组新的家庭。有天他去取水时,从湖面上看见自己的倒影,垂垂老矣,脸上爬满皱纹,胡须灰白。他感到悲伤莫名,忆起了前妻,就在此刻他突然从梦中惊醒,然后克里希那出现在他面前。抱歉,我知道这应该是要跟佛法有关的教授才对!克里希那对他说:‘你怎么了?你要喝水我就给你水了!’我提这个故事的原因是,当这个人由梦中惊醒时,他失去家庭、另组家庭等等事情所经历的时间,都在一瞬间消失。由于成长的文化,我们大部分人以为,转世是换一个身体,而且这在很久的将来才会发生,但我们不应该以为将来才会发生这种事。当那个人看见湖中自己的倒影,他感到非常悲伤,就在那时他惊醒了,也许是看见自己倒影时所产生的悲伤使得这个梦结束了。因此,佛教徒相信,转世会持续不断至摧毁相续的因缘来到,这是他们理解的方式。这个因缘就是赫赫有名的‘证悟’,‘证悟’意指从轮回相续中觉醒过来。  
      我之所以提这些是因为,如果没有具备上述的观念,死亡意味着什么都没有──死亡实在毫无意义、毫无用处,也不值得被讨论,因为它是结束。但从佛教的观点,死亡并非结束,死亡并非你最后一次说再见的时候,你最后一次说再见应该是在证悟之前的时刻。  
      在那一刻之前,从佛教的观点,有太多假的再见。因为再次重生,我曾经多次作你的丈夫、多次被你抛弃、多次为你而死,我曾多次被活炸,只为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反之亦然。这就是佛教徒思维的方式。这种连续性一直存在,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才能稍微谈论死亡,这个议题也才会有意义、才会显得重要。事实上,对于密乘佛教徒而言,死亡或临终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时刻,需要好好被讨论,因为在死亡的时刻,你拥有最好的机会。你得到这样的机会不是因为你是一个认真的求道者,不是因为你去寻求它,然后得到它。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会去寻求死亡,死亡降临是因为它是这整套的一部份。对于密乘佛教徒来说,如果懂得运用这机会,它会是个不寻常的加持。  
      简单告诉各位为什么这是一个好机会。你曾经有过不忙碌的时候吗?在死亡的状态下,你被迫无法忙碌,因为所有东西都在分崩离析。你的眼睛看不见,你的耳朵听不到,你的身体无法再有任何感觉,这些感官都是受雇于‘忙碌’的经纪人。这些戴着领带、拿着公事包的‘忙碌’的经纪人,他们现在全部都被解雇!他们离开了,失业了。所以没有经纪人交代你任何工作,你也完全失业了!这时候,你得到一个机会,有生以来,你的心识第一次处在一个最自由、最赤裸、最有力量的状态。  
      我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你们一些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你们曾梦过自己在飞吗?在梦里,身体这个经纪人处于失业状态,所以作梦有点像是小小的死亡。这不是我杜撰的,密乘经典里有这样的记载,睡眠是一次小小的死亡。睡梦中,你从香港上海银行的顶楼坠落,而且还可以清楚看见底下所有红色的计程车。为什么?因为身体这个经纪人没在运作,所以你能飞,能从高楼坠落而没有死。把这样的力量乘上一百亿、二百亿倍,就是你在临终或死亡时刻会经历的感觉。因为这个缘故,死亡成为佛教,尤其是金刚乘佛教,一个重大的议题。  
      我认为改变我们对死亡的态度非常重要。基于各种迷惑和自私的理由,我们现在对死亡的态度是负面的。对于死亡有如此负面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不习惯,我们不习惯有人死,就好像对这个人喊一声‘喂’,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们也不习惯这个躯体渐渐发臭,不过这种想法很可笑,因为这情况也发生在我们活着的此刻。不论如何,这是对自我的挑战,所以我们很难把态度从负面转向正面,或至少转到不负面都很难,我就办不到。  
      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有人请顶果钦哲仁波切去为一个亡者祈祷。法王带着我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死人。各位都知道,在西藏的传统里,我们为死去的人念诵《西藏度亡经──中阴闻教得度(the Book of the Liberation through Hearing)》,一遍又一遍快速地念诵。法王当时就是这么做,他没有念诵很久的时间。然后他对我说:‘你留下来,我要走了。’彷彿为了安慰我似的,他又说:‘不用再念经了,睡吧。’他走了之后,我试着表现很勇敢。当然那个时候没有电,只有酥油灯。当夜越来越深时,酥油灯的油也逐渐烧完,火焰变得很大,影子晃来晃去。隔天早晨法王问我:‘昨晚怕不怕?’我想我骗了他。  
      然后他说:‘嗯,很好!你应该比较害怕活人才对!’我想,在许多佛教国家里都有陪伴亡者的传统,但这很难被接受。多年之后,我的堂(表)兄弟病逝于一间不丹的医院,当时我也在那里。他因为无法吸气而死亡,只能不断把气呼出去,那幅景象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你们是否记得那艘俄罗斯潜艇被困的事?大约有四十名船员溺毙,这也在我脑里缠绕好几个月。告诉各位这些是因为讨论死亡这件事真的很重要,你们不要忽略它。尤其是我们当中一些人,像我自己,都已经走在生命的下坡。从现在起,我们多少已经过了生命的巅峰时期。  
      现在我们要讨论细节部分。对于许多佛教上师,尤其是那些崇高的、已经证悟的上师,语言是非常模糊的。对这些伟大的上师来说,我们流利的英式英文、中文或其他语言,比起呢喃的儿语相差无几。可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当然需要用语言来沟通。对于一个受过训练的修行者,对于他们的听觉来说,生与死没有丝毫差别。举一个好的例子,在英文中,goodbye 这个字有特定的意涵,不丹语或藏文里就没有这个词,中文有 goodbye 吗?我想他们会说‘请慢走’。所以,人类语言的运用差别很大。  
      这可不是小事,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诠释语意是很重要的议题。在某些文化里,某个字眼可能很粗鲁,但在别的文化这个字可能就可以被接受。我来分析一下,譬如英文里的‘注意(attention)’,‘请注意’的‘注意’,在古典的印度文,譬如梵文里,他们有不同的说法,他们会说‘给我你的?本性’、‘给我你的悲心’之类的话。如果你是英国人,当我说‘你眼睛里有污泥(here’s mud in your eyes)’,你懂我在说什么〈译:比喻‘看走眼了’〉;或‘打断你的腿(break  your  legs)’,是干杯时祝彼此好运的意思。对修行者而言,生与死的差异并不那么大。我们为生而欢呼:‘噢!一个新诞生的宝宝!’对于崇高的上师也许是:‘噢!就要死了!’语言的诠释各不相同。  
      藏文里‘中阴’一词,相信你们已经听过上千次,这可不是美国牛仔裤的品牌 GAP!它真正的意思是‘间隔’。‘间隔’这个词其实是众多模糊语汇中的一个,但它是非常有力量的一个。对某些人来说,‘中阴’算是重要的。‘中阴’到底是什么意思?‘二者之间’、‘间隔’的意思。我说‘中阴’是个模糊语汇是因为根本没有‘这’或‘那’。‘间隔’的意思应该是在二者之间,但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二者的存在。然而我们有‘间隔’这种概念,而这是解释中阴状态、解释死亡与临终状态的一个好方法。我举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我们进行‘毗婆舍那’观的修行时,我们理应住于现在,住于过去与未来之间。这多么讽刺、多么愚蠢!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到临,究竟何谓‘现在’?住于现在,住于当下,这种说法多么模糊却又如此有力!所以我们要来讨论这个‘间隔’。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必须假设有开始与结束这两个端点,以便呈现出间隔。从佛教的观点,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中阴。不同于一般认为中阴发生在死亡之后,我们说每一件事都是中阴。所以你会问:‘好,如果每一件事都是中阴,那么这个间隔的始末两端是什么?’别忘记,它们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从佛性到证悟,这之间的每件事都是中阴。  

生存中阴
      共有六种中阴。为了更精确地理解,我们将中阴区分为六个阶段,六种不同的中阴。六种不同的中阴也表示我必须提出六种不同的起点与终点。  
      第一种中阴是‘生成中阴’(译:或‘生处中阴’),或者称为‘生存中阴’──从出生到死亡。有个关键点你们必须记住:所有中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不确定性’,这是中阴真正的感受。出生于世,尚未死亡,你们现在就正处于生存中阴。我们所有的人都完全处于不确定状态,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以为我们知道,我们仅有一点道理就说出:‘如果吃太多四川菜,胃就会出问题。’我们有诸如此类的推测。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推测就像天气预报,尤其是像伦敦的天气预报。真正准确的天气预报应该每一秒钟都在更新,每一时刻都在更新。‘现在云层正在聚集,现在太阳出来了?’,应该要像这样,否则你无法准确预测。所以在伦敦,你需要内穿比基尼,外加裤袜,披上厚外套,再带雨衣、雨伞和防晒乳,每一个都必须穿戴上。不过这是从前的情况,现在不同了,因为气候已经改变。  
      如果看看我们的生活,不论去到哪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实际上什么都需要,需要车子,需要飞机,需要所有东西。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所有这些东西?因为‘不确定性’。我们以为我们可以使生活确定,譬如确认机位。或者你在某人的手指上套上一圈金属,在愚蠢昏睡的法官面前签字,然后你结婚了;这些都有助于确定。当然还要在上帝的眼前承诺,上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单。凡此种种都源于不确定性。所以中阴里很重要的一个面向、元素、部分,就是不确定性。  
      中阴有一个特质是‘漂泊性’。中阴里的众生如同风中羽毛,没有掌控力,风从哪里来,羽毛就往哪里飞。看看我们,我们就是那羽毛,而大部分佛教徒把这个风称为‘业风’。正当你坐上香港上海银行总裁的位子时,认识一位住在玻利维亚的灵性伴侣,她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到香港,来自玻利维亚的业风正吹向你。业风如此强劲,甚至我们日常生活里业风都非常强。早上时候女朋友的心情还不错,到了晚上就无缘无故变差了,多危险啊!  
      中阴另一个特质对人类尤其特别,我们称它为‘忙碌性’。我们必须忙碌,即使我们抱怨,我们也必须一直很忙碌。如果不忙,你就是没用的人。像蚂蚁一样,我们必须很忙碌,我们害怕不够忙。而且,我们还有一种贫乏的心态,我们总觉得拥有的不够,还可以拥有更多。在《中阴闻教得度(Bardo Thodrol)》这本大书中,对于中阴有许多描述。总而言之,这就是我们所称的‘生存中阴’。  
      我给予这个教授的整个目的是要告诉各位应该如何看待‘中阴’。很简单,你只需要知道:第一,你身处在生存中阴里;第二,你就像一根羽毛;第三,来自玻利维亚的业风。  
      这些你都应该记住。你有这些状况,但并不是将来你才会碰到它们,你现在就有;这样的认知我们称为觉知。其实,只要知道到你有这些状况,这就可以作为灵性的道路。不过人类喜欢仪式,所以为了强调这些情况,我们采取各种方式,供养香烛、禅坐冥思、穴居山洞、念诵咒语等。当然,这些都会有帮助。  

睡梦中阴  
      谈到‘睡梦中阴’,我必须再次建立两个端点。从你入睡到醒来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睡梦中阴’。很多密乘佛教徒很喜欢睡梦中阴,因为它有点类似死亡,它是短暂的死亡,但同时你还享有每日清晨再次醒来的奢侈。尤其是金刚乘佛教徒,他们喜欢睡梦中阴是因为梦中拥有生存中阴里所拥有的一切。你拥有在生存中阴所拥有的类似关系,你梦见朋友、亲戚、仇人,这些都发生在梦里,所以梦并非全然陌生。但同时有点奇怪的是,生存中阴里无法做的事却能在睡梦中阴里实现,像是飞翔、从高楼坠落也还活着。这种死亡在密乘佛法修行者中确实引发许多兴趣。  
      睡梦中阴里也一样有刚才所谈到的不确定性,甚至有更多不确定性。在生存中阴里,我们像是一根羽毛;在睡梦中阴,我们甚至比一根羽毛还要轻。你在香港睡觉却能梦见自己身处纽约,这可真是迅速!睡梦中阴也有许多不确定性,更糟糕的是,你有可能梦见提着一只用超级名模娜欧蜜的人皮所做成的袋子!  
      密乘佛教里有一个详细的梦瑜伽修行,它就像是练体操。如果你是业余选手,却在满是大石头的地方练习,这很危险;但如果底下有一张很大的网,那么你就能够很放心、很有信心地练习,因为即使不小心掉下去也不会摔断腿。同样地,在梦中,你可以做任何事,可以跳也可以飞,基本上你都很安全。梦中修行的精要和生存中阴一样,当你作梦时,知道这只是一场梦。这有点儿困难,但经过练习是可以做到的。没练习过的人从高楼坠落会很害怕,即使知道不会发生什么事也还是会感到害怕,那就成了恶梦。稍事练习过的人从高楼坠落,也许一开始没有觉察,但到中间时他记起这是一场梦,接着他就会想要飞或试做各种事。因此,作梦时觉知这只是一场梦,就是睡梦中阴修行的精要。  
      生存中阴与睡梦中阴息息相关。各位都知道,我们常梦见白天发生的事。所以一位生存中阴的修行者会尝试影响睡梦中阴,并且在睡梦中阴里尝试影响生存中阴。  
      第三种和第四种中阴有许多人讨论:临终中阴及其以后的中阴。我们明天将会使用一本书来讨论它们,那是莲师和他的佛母依喜措嘉之间的对话。她向莲师问了一些与中阴相关的问题,并把它们纪录下来。她非常特别。  

问与答  
问:我朋友的外婆去年过世了,在他外婆仍活着的时候,一位出家人告诉他,他的外婆只是五蕴的一种集合体,所以实相上、究竟上,她根本不是他的外婆对不对?您认为这种修行方法好吗?  
答:很好,然后我再多加一句:他也不是她的孙子!  

问:有没有一些建议是将中阴的概念融入到日常修行里?譬如融入到‘止’的修行?
答:当然,你可以学些咒语和祈祷文,它们都不错,你应该学习。它们其实也都不难,是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实际上可以做得到的。但你知道什么才是对我们真正有帮助?让我们想像我们正在一部电梯里,事实上,那是一部假的电梯,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要去顶楼,须要花点时间。途中发生许多问题,出现很多可怕的东西,譬如有雷射剑切割我们的四肢,我们感到恐惧并且设法求救。假设电梯里有一个人能帮助我们,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解救方法?就是这个人心无恐惧!这意思是,他必须知道这些都只是幻觉。如果他知道这些只是一场幻觉,他就不会恐惧害怕,我们每个人看着他的时候,他说:‘好,可以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尤其是对于临终或已经死亡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聆听《中阴闻教得度》的读诵是如此重要,它的开头大略是像这样:‘善男子、善女人〈指亡者〉,别害怕,你将不会死,因为?。也别害怕死亡,因为你已经死了。’我是说真的,这本书里有这样的内容,有许多忠告。  
      如果这是由一位对它非常了解的人来念诵,会有帮助。我们认为有所谓的‘可靠的人’,指的就是了悟实相的人。  

三摩地中阴  
      在谈‘临终中阴’之前,我们必须先谈‘三摩地中阴’。让我先作个摘要。简单地说,佛教徒对于生与死的观点就是我们处在间隔里。‘间隔’一词只是为了沟通上的方便,请不要以为真的有一个实际的区域被称为‘间隔’。造成间隔的起点与终点,二者都是想像的。当我说‘想像的’,我并没有轻视的意思,虽然它们是假想出来的,却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你只能去想像昨天,只能去想像明天,但是它们都非常有力量。因为昨天、去年、二千五百年前发生的事,所以我们做某些特定的事。  
      为了比较容易了解,我们将这些‘间隔’分成六种。提醒你们,不确定性是这些间隔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我们谈论死亡及临终,最初目的是为了获得代表财富的悲伤。悲伤是如此重要,这就有点儿像是爱情故事,里头总得有一些悲伤的成分。我想九成的爱情故事都得是悲伤的,对吧?不然这个故事就显得平淡无味了。我是以一个对电影有点研究的身分跟你们这么说。根据编剧专家的说法,一个好的爱情故事必得要具备许多阻碍才行。  
      今天上午我们开始谈第三种中阴──‘三摩地中阴’,或称为‘禅定中阴’。这很有意思,当我们将中阴分成六种,它们当然互相有所关联,但它们又明显不同。在生存中阴里,我可以看见你,你也可以看见我;这是生存中阴,它不同于睡梦中阴。在睡梦中阴里,你可以在天空飞,而且坠落也不会受伤。上述这两种中阴互相关联,但也有很大的差异。  
      我说有意思,是因为禅定中阴与其他五个中阴非常不一样。当你禅修时,即使只是片刻,假设是一分钟,从你开始专注在某物上,譬如专注在牙膏上,你意识到牙膏。之后你想到披萨,被披萨分散注意而忘了牙膏。你忘了原本正专注在牙膏上,你满脑想的都是披萨。这二者之间的间隔就是‘禅定中阴’。  
      这个中阴实际上与生存中阴不同。它不是生存中阴,当然也不是睡梦中阴。所谓的生存中阴其实就是披萨出现之后的过程,它是另一个世界。基本上,这六个中阴就像是六个世界。禅定的境界也是一种世界,一种不可思议的世界。它也有不确定性,不过对于习惯它的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同时令人感到熟悉,它是熟悉的不确定性。对于擅长禅定的人,这种不确定性很有意思;但对于不擅禅定的人,你就被不确定性给俘虏了。  
      你们之中有多少人吃过迷幻药?会产生幻觉的药物?或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药物?当你吸食药物时,它会把你带到一个虚假的世界,一个很像禅定却全然虚假的世界,这是为什么年轻人会嗑药。它非常便宜!但很危险!我对嗑药的经验有一点点好感,我不想轻视这种经验,所以想要为它辩护一下。  
      我最近去了一趟秘鲁,那是个令人惊讶的地方,我一直都很想去。这事很奇怪,每当我想到太阳神或是印加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我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他们的一份子,这种感觉很强烈。我没有读过许多有关印加人的资料,所以理论上对他们所知不多,但却感觉自己曾经好几世身为印加人。当人们谈到印加人是如何不文明,或是他们如何以活人来献祭,譬如把人切开或烧死等等,我通常都很想为他们辩护。  
      当然,我是在非暴力环境下接受教育的佛教徒,这么说难免会让人有点惊讶。但是印加人以活人献祭,某种程度是可以理解的。我见过一些萨满〈译:shaman 为巫师或灵媒的称呼〉,他们很有意思。他们会给来见他们的人某种植物,说只要服用这些很像仙人掌的植物,就会被带到另一个世界,又说这些很有力量的植物萃取会让你死去十分钟。这里我不是佛教的沙文主义者,但我认为那种经验很像假造的三摩地,非常不真实,它和生存中阴的世界有关联。至于三摩地,当我们禅定时,没有任何人为造作的性质在其中。  
      我提及这个的目的是,你们开始了解所谓的生存中阴没有多大意义,但这并不意味你要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无政府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我们总是问‘有什么意义?’现在,‘意义’的定义改变了。当‘意义’的定义改变,所有的事物、你对世界的态度等也随之改变,这是很高层次的出离。这并不表示当你有机会出任某间大公司的执行长时,你会拒绝这个机会;不是这样。你会牢牢抓住它,你会追求、会得到这个职位,并且全力以赴,但你知道这个意义已经改变了。这点很重要。现在许多人禅坐的目的是为了疗愈或放松,但如果你是真正在禅修,就会了解放松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第三种中阴。

转自:http://www.almostbuddhist.com/main/newsactee.asp?id=42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欢迎来到圆通禅堂--www.yuantongct.com--依持正见,倡导实修!

TOP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4-19 21:45, Processed in 0.016464 second(s), 11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