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首页 › 查看评论

引用 孟秋水 2011-3-25 17:18
这儿的环境像似大讲堂,版面开阔而门径多,我还不识,进来懵懂的很。
师父「智空禅语」的家,景物依旧,但已人烟少至,家长既不发新帖,也不常回顾应答了。
今偶至,向智空师父问安!
引用 孟秋水 2011-3-25 16:10
师父虽说这一段谈话「有趣」,旁人看来有趣实少,教诲(佛家说「开释」吗?)良多。
通篇教导的keyword是学习「接受」,这是人生必修的功课。后来师父又补充俗人自苦,而圣人和光同尘,知苦而了苦――圣俗之分,泾渭之明。
与师父对话的这位妇人,苦于先生喜欢抽烟喝酒之习,苦劝无效,希望师父赐个法子来治。经过师父开导之后,当下「接受」了,如此顺服,真是难能可贵。
我不禁要想,倘若让她苦恼的人不是丈夫,而是十来岁的孩子,师父的回答仍是一样的吗?倘若让吾人感到不安、痛苦、困惑的是外在环境,除了接受之外,努力去改变它,突破现状,这样的不顺服,是不是也值得鼓励?
我想起一些吊诡的事,有些不明白。
有一个制作团队,专司跟踪拍摄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影片,其中一位资深的摄影师表示,他看过大群牛羚集体渡河的壮观景象不下200次,但每见一次仍感到震撼。动物迁徙的过程,遭遇河中潜伏的鳄鱼伏击,或深陷泥沼溺毙,旁观摄影的工作人员每次都有出手相救的冲动,但是总都压抑下来了。他说:「我们只是旁观者。要明白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这些遭遇不幸的动物成了其他动物的食物,我们出手相救,其实是破坏了大自然的食物链……」
听起来有些道理,具有说服力。然而------
1994年获选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饥饿的苏丹~(英文:The Starving of Sudan),相片的背景在非洲苏丹严重干旱期间,遍地饥荒和内战,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刚逃过野狼的追捕,裸身伏在荒凉贫瘠的大地上,奄奄一息,向着一公里外的联合国救援中心爬行而去,身旁不远处有秃鹰正虎视眈眈等着饱餐一顿……
摄影记者按下快门完成工作之后,赶走了秃鹰,并确定小女孩仍在缓缓爬行,因有下一个工作不能延误,便离开了她。当这件摄影作品得奖并广为流传之后,拍摄者受到咄咄相逼的指责,认为他罔顾人命,没有及时出手相救。这位摄影师在得奖后三个月自杀身亡,得年33岁。
我觉得吊诡的是,见到大迁徙中遇险的动物,可以合理的解释不救的原因,以所谓自然律来获得认同,但如若对像是人类,便不适用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道理我也接受,谁忍心眼睁睁见一个垂死的人在你眼前丧命,能救却加以罔顾呢。所以,人不能等同于动物,不适合一视同仁。动物不一,万物不一,差别心谁能豁免?俗人不免,圣人能豁免吗?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11-25 04:32, Processed in 0.006889 second(s), 6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