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汇报的契入角度 最近有个徒弟出了个问题,她给我发了张照片,由于镜头反射,太阳光偏移的时候扩散,产生光圈,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颜色,她居然问:“师父,这是不是我自性的光芒?” 不应该这样啊!以后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很失望!我讲这个事是以此为戒。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折腾那个有相的生生灭灭的东西,希望其他人不要再搞这个东西!我在这里警告一次! 最近接到一些徒弟的年终汇报,从个别徒弟的修行状态来看,我还是满意的,首先汇报契入的角度是对的,什么角度?四个角度。 ●第一、定位准确,懂次第 一个是你定位自己修行次第上的位置,定位自己现在修到哪了。你开悟了吗?没有,你没开悟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性的自性光芒如何绚丽,我已经任运自然,无所执着,已经达到什么什么。。。。”-----开悟的人修几年以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你还没开悟,还是在止观、在心性的安住等角度调服自己,事实上是正在偏重于定的角度,甚至出离心还没有建立起来------却动不动就高谈阔论,我觉得有点夸大其词。 所以定位要准确。很明显的一个表征:看看自己出离心够不够?很多人说我又不是出家人你让我出离?不是的,在家人也可以出离,出离是一种心态,不是身份!看看你的因果心足不足?出离心扎实吗?菩提心建立起来了吗?真正决定了自己救度众生的心吗?决定和没决定是不一样的,决定是承诺、承担了,从此以后生生世世不会乱来了,知道自己变成一个实修的、行菩萨道的,敢于承担菩萨道的艰难和久远的人。选了这个方向了,无怨无悔,然后发四弘誓愿,发大悲愿力,这个人就是佛子啊,佛种已经种下了。 对于我来说,我对这个人就放下一半心了,为什么?这个人迟早成就菩萨果位,而且快,得诸佛菩萨的加被也快,这叫大心凡夫。在佛的教法里面说,虽然是凡夫,但是此时此刻的品位和功德力远超证阿罗汉果的二乘圣人。一些经上这么讲:一个初发心的因地中的菩萨,他的功德力就像一个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微尘都变为二乘的圣人,把二乘圣人从生至死甚至舍利的安放,全部供养下来,这么多的二乘圣人全部供养下来,功德大不大?大,但是还不及一个愿意发大心救度众生将来成就圆满佛果的大心凡夫的功德力大!-------这个比较非常恐怖,所以你们就知道我救度你们的巧妙。我不一定看你们做了多少布施的功德,那只是个方法来考验你与我的加被的联系性-------好多人拿点水果、干果、菜啊什么来到寺庙佛堂摆摆,走的时候全部拿走,就是摆一摆展示一下,他说这是供佛菩萨-------其实是民间拜神的方法,这是违背佛制的!!!!!拿到佛堂的东西不能再随便拿走。 就算你发心很大,把三千大千世界中微尘数的二乘圣人从生至死直到舍利的供养全部包了,还是不足啊,大凡夫啊! 现在人说碰到个阿罗汉供养一点,那就功德大了。是,可是你就做了这么大的功德,还不如你自己发成就菩萨果位、成就佛果的愿力伟大,所以在修行次第上我特别强调菩提心的建立,这也是我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这是个巧妙,是个秘密! 第二、懂空性 ● 第三、了解自己的缺陷、合理调整 在证悟之前对空性要有决定见解,除了懂次第,懂空性,还要了解自己修行上的缺陷。可能有人说,知道自己的次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吗?这个缺陷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比如了解自己的性格:有的刚强,有的粗俗,有的优柔,有的虚伪,有的人懦弱,你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的弱点。当然更多的缺陷是说,你现在是时间不够?环境不够?钱财不够?还是周围的人影响你?在现有的情况下如何调整自己的修行,应该补充什么? 比如在修行道次第上,你现在的福报不够,那就多点布施,多点承事师父,平等的供养一切三宝,还有放生等等。总之在于你的发心,这就是积累福报资粮,资粮不够不行的。 加行是说你建立禅修的目的,设置心的安止度,开悟前身心种种调整状态的清晰度、优越度,等等。这些方面到底缺什么你一定要清楚,所以说修行次第和自己的缺陷这是两件事情---------从这些方面分析自己,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修行偏向,这样成就会快一点。 有些人对上师可能不够真诚,以为师父是傻瓜,欺负师父。这样就是缺乏了德行,很麻烦。所以你的加行不够,要求你们多一点跟师父建立联系,从师父的角度来帮助你。前两天有个徒弟说:师父啊,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能不能教一教他。我说:你傻了,教化众生是我的工作啊。。。。所以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人家求到我名下,除非特别影响我修行的,一般人就算讨债要命的,照样我会平等的摄持他,这是我作为一个师父应该采取的态度!所以不要在我面前犯太过分的错,小小问题我都不会在意。期望你们从这个角度多点努力,这是比较快速成就的诀窍。 ●第四、明确这一生临终的方向 我已经说过了,你这一生要怎么样?这关系到一个临终的问题,你现在要决定临终去哪里?比如阿弥陀佛的净土,普陀洛迦观音菩萨的净土,文殊菩萨的净土,弥勒菩萨的净土等等。或者有些人说来生还要做人,继续修行。有人对师父有信心,说来生还要找到师父,所以你要先决定了。这个问题很重要,你的去向,你来生去哪里?你修行的功德要回向,回向将来的去向,这很重要。千万别像一个人只顾埋头挣钱,挣了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那就傻了。 所以,你们汇报要从这些方面来说,当然还涉及到你对待烦恼的问题,定力增长如何?与周围环境的调适度如何?对生命的观感怎么样等等。自己整理、总结后发给我。 有人说:师父你怎么不加被我-----你不跟我联系,我都不知道你缺什么,往哪里加被?所以希望你多汇报,你真用心我会感受到的。
●如何面对自己的烦恼 以前总是在空性和安住方面讲,都是高水平的修法,现在我要往深了讲一讲,如何面对自己的心? 记住:当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修行人的时候,一定是对外境产生真实的出离心的人,这非常重要!由此故,当烦恼出现了的时候,你对治烦恼的态度和心理就不一样了,烦恼在你那里就会逐渐减轻,甚至不是什么问题了!所以,真正的大乘菩萨(发了菩提心的人,不单指出家人),一些大心凡夫,初发心的菩萨,你一定要建立起来:把一切都当做自己的心,了解它的空幻、不实在性,也就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的问题。 QQ上经常有一些徒弟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老公怎么了,孩子怎么了,同事怎么了……总是面对不了他们。出现这些问题就是不会修行。--------是!我允许你起烦恼!但是如何面对烦恼,你一定要明白! 怎么面对?要用心来分析,用智慧来对治它:了知外境是你心的反应,怎么对待外境?接受!欢喜心偿付这个债务,并且了解:外境真的就是你的心!当你的心对外境产生了种种烦恼的时候,你要了解它的欺骗性。-------这其实是习气、这是烦恼,你要站在无碍的角度来观察自己,你要了解烦恼生起的时候,造作了种种不应该有的事情以后,后果是什么? 从幻化的角度来说,你为什么生烦恼?是你的我执、贪心、傲慢等等引起的,你要分析自己!一定要直面自己的心!一定要直面自己的烦恼!这个我帮不了你,一定要自己慢慢分析:我到底是怎么了?这样烦恼下去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这样无聊地烦恼下去?明白是自己的五蕴觉受欺瞒了自己! 所以,要把自己的烦恼放在整个一生来衡量,更要从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我们六道轮回的根源的角度来分析,并且把它放在无始劫以来的无始无终的无量生命形式来分析判断。你为什么会烦恼?你为什么还要烦恼???这一切都要你来面对,只有真正的修行人才愿意直面自己的烦恼,愿意对自己承诺,愿意真正地对治烦恼! 如果你们不努力,那没有用的! 记住我的话,你们始终要把自己当一个修行人来要求自己! 阿姜曼尊者是阿罗汉,他的很多话我都蛮喜欢,他说你要把自己当一片破布啊,阿姜曼尊者像经典上的头陀行的比丘一样,也有八条要求:其中一条是要穿粪扫衣。但他对粪扫衣的态度,不一定非得破破烂烂又很脏,他说:粪扫衣只是表示:要把自己当一块破布一样,没有自尊,根本不值钱,不当回事!!!没有那么强的自尊、以及我执我见带来的傲慢,尊卑观等等------我非常赞叹他的这种观念!!! 为什么他能成就阿罗汉果?就是他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放到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位置,才能证悟空性。你老是由于我的执着那么强,所以由于我的执着而升起了种种的我慢、尊卑观、以及因得不到尊重而生起的憎恨心、傲慢心等等烦恼。所有的烦恼根源是我执!为了去除我执,把自己当成破布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你想想: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块石头,本来就很低俗、很无聊,是众生的奴仆,别人骂你是理所当然,那你哪里还会有烦恼呢? 你再想想:你本来是虚空啊,别人骂到哪里去呢? 你看,不一样的观想和思维方式就会有不一样的对治烦恼的结果。如何面对烦恼?永远要直面自己的烦恼!你不能只是对烦恼的表面不停地纠缠。比如说,为什么你对我不好?为什么欺负我?为什么看不起我?……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要那么多为什么,你自己啥都不是,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古时候有主人和奴仆,主人给你吃喝,给你工资,你做错了人家要批评你。批评你的时候,你总不能说,你凭什么指指划划批评我?这种态度的话,这个仆人就做不久了。现在社会也是这样啊!这就叫身份认可,这就是认可自己的身份的态度。很多人就不认可自己的身份。 那么 ,当你们把自己的身份地位降低到最卑微的时候,就不会对众生产生种种的烦恼,不是吗?常不轻菩萨对谁都磕头:你们是伟大的,我是最差劲的,你们都是我的善知识!------对谁都不能轻慢。 我有一点值得你们学习,就是低调,不喜欢闹腾,也不喜欢张扬!我不喜欢张扬有很多理由:第一我没什么;第二,多少有点功德,一吹起来就死定啦!第三,名气大了,损功德,害死人啊!第四,我不喜欢吹捧!你们要跟我修行就不要张扬,不要折腾,一折腾就没有一点份量了。描绘自己修行怎么怎么,那叫什么啊???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实的修行人,就看他有没有张扬。中国那些不出名的伟大的修行人多了,你们为什么找不到呢?福报不够啊!那些人连相都不照,照相做什么?我见过这样的修行人,一位禅宗的老修行人,我和他照张相,他不照。像虚云老和尚的弟子之类的,穿的破破烂烂的,看上去非常普通,也不当主持,非常简朴,非常严谨。那叫真正修行人的“格”,那种离欲寂静的出家人的本分。修行证悟没证悟先不谈,就这个“格”,就保证了佛教修行的真实性,代表了佛陀教法的德行! 所以阿姜曼尊者对八种头陀行的一种——穿粪扫衣的认识是这样的。比如他还说,几百条戒我没有去执着,我只持守一条戒:严格控制自己的心意,每时每刻都控制着自己的心。我觉得他是证阿罗汉果里面的佼佼者,他有接近于菩萨道行者的修行技巧。 为什么?我们大乘禅宗也是摄心为戒。身口意嘛,你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先起意识心的,有心你才会去做事说话,所以身口意三方面是先有意,身、口才出来。小乘的戒律是只管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管你的心。他是把小乘戒律的根本都抓出来的了。守住自己的心,摄心为戒,行走坐卧看住自己的心。分析自己心中所生的烦恼!了知苦幻!分析“色”的无我性!“受”的无我性,-----比如别人骂你你就感觉难受了,甚至疼痛,冷热,这是受啊,在任何境界下分析这些觉受的无常,苦幻,所以他们就厌弃,出离,逃脱,深入禅定,止观非常强。 不只是打坐,还有经行。在经行过程中,分析思考生命的本质---“五蕴的苦幻无我性,”面对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灵渐渐地从三界粗分的烦恼中拔出来。放弃,接受,肯定,承诺等等。这是要靠你们自己解决的!我教你空性,这个空性的作用是什么,知道吗?每天那么烦恼,难道你的空性是展示给我的吗?既然是空性,哪来这么多烦恼? 所以,希望你们了解我说的道理,不要把修行弄得扭扭捏捏,咿咿呀呀,以为自己了不起。没有一个你,哪有你的了不起?既然是“无我的”,哪有“我”的伟大呢?“无我”的,哪有“我”的烦恼? “无我”的,哪有“我”的成就什么呢? 四十二章经有这样一个比喻,说如果布施很多恶人,不如布施一个善人;布施很多善人不如布施一个得初果的人;布施很多得初果的人不如布施一个得二果的人;布施很多二果的人不如布施一个得三果的人;布施很多三果的人不如布施一个阿罗汉,布施很多阿罗汉不如布施一个菩萨;布施很多菩萨就不如布施一个佛;布施很多佛不如布施一个无修无证之者。这是个怪事啊,你们参过这个道理没有,凭什么这样? 你们要无修无证啊,无修无证是高水平的正见的指导,并不是说你们现在真的不去修,这个是如何对待修行的知见。这个知见告诉我们,不要有我的执着!我的修行!因为一切是天成,一切是圆满究竟的,修也增加不了,不修也减少不了,一切都是伟大的,别以为你的伟大超越于谁,每个人都是伟大的,每个人都是无我的。既然这样,你还折腾什么?好多人老是执着我怎么样,所以烦恼多的不得了。 我再次提醒:要放下“我”,不要有这么多的烦恼,要直面自己的生命!要直面自己种种的烦恼,要面对自己的心,要对治一切,要看开一切,要了知六道轮回的幻化,五蕴的无我!!! |
GMT+8, 2024-11-25 01:02, Processed in 0.014896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