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圆通寺各项工作都在逐步的向前推进。 凡事都是讲究一个因缘,因缘成熟什么事都好办。世俗的讲,这个寺庙像注定应该大家接手一样,我们找到这个寺院也是一个蛮好的缘起。寺庙办理手续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随顺因缘。 有些事情我想讲一下:在整个大圆通寺的建设过程中,善信,尤其是网络的徒弟们-------一些对我个人以及我讲的法非常有信心的重要的徒弟们,护持大圆通寺的心非常强烈,他们经常以各种各样的物品供养寺庙清净的僧团。 佛教的语言讲,四事供养——饮食、医药、卧具、衣服等等,这些是出家人需要的。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供养,这些供养者获得了大的福报,双方面得利益。 释迦摩尼佛讲“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是说中午吃一顿饭,晚上在大树下打个盹,就够了,不要再多了。当然呢这个话的前提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实行,后来佛法传播到温带,像我们大陆这种季风性气候的情况下,出家人在外面大树下住是不合适的,所以需要住寺庙、住精舍等等;而在较寒冷的地方日中一食也不行了,那就要一日两食或三食。 后来发展到禅宗,非常强调心性的内练,所有的事情都以“心”为中心来摄持,其它的就变为次要;这样,一些规矩就需要适当的变化。所以祖师大德立了一些新的寺庙的规矩,寺庙的规矩也就成为出家人依靠戒律之外的另一种生存的规范,这些规范使得我们出家人衣服可以多穿一点,冷的地方吃的也可以多一点,休息还是需要个庙等等。 所有的佛教活动都是利益了众生,这是一个佛事,佛事的目的是帮助众生的,而不是说这个东西拿过来以后,出家人就怎么样要好好吃,----其实,根本吃不了的!释迦摩尼佛给出家人的福报太大了,出家人根本就吃不了、用不了。 这就出现两个问题要解决:一、居士们如何合理的供养寺庙?二、出家人如何合理的管理供养过来的财物?我今天讲这两个部分:一是希望大家了解,以后怎么样更好的供养;然后呢,出家人怎么处理供养过来的东西也有个指导。
★居士们如何合理的供养寺庙? 第一:我个人认为,居士最方便的供养是钱财供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钱财比较方便,钱财放在那里不会发霉,不会变质,等到用的时候就用了,不用的话使用的时限可以往后推,你的功德利益任何时候都可以起作用的,所以钱比较方便。并且邮寄、转账也非常容易。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呢?因为一方面我们下一步要建庙,建寮房,甚至要征地啊会花很多钱,钱用的方面更多一点。吃的喝的出家人已经足够了,不够的话他们也可以自由的买一点,如果你供养来东西的话,出家人用不着,他还得处理吃----------这个事情不单单是大圆通寺,我在这里也是啊:有的居士一下就供养了大大小小好多包蔬菜,其实有些东西我冰箱里已经有了,他又拿来一堆,怎么办?所以得加紧的吃,也很辛苦。我想大圆通寺也会出现这个情况。 所以我期望居士们、徒弟们,有这个心供养呢,最好供养现金,这样方便出家人合理的使用它。 第二:徒弟们、善信们供养寺庙的时候,最好不要明确指出你的供养金将来做什么做什么。在佛教里面,越是无记名的、不执着功德相的供养,功德越大。有的人供养的目的性比较强,想这个钱就要用来买什么、做什么------我跟你讲,我们出家人没什么怕的,对三宝是恭敬,并不是怕,我们唯有一样东西是怕的——那就是因果,出家人最怕因果。 为什么?因为出家以后因果担负的更大,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哪!”很重的,尤其把很多钱财物资供养到寺庙以后,出家人如果没有管理好,担负不起因果,因为这些东西是十方一切僧众都有权利拥有它,你损坏了,就是大因果!所以,如果一些人明确的指出:他供养出家人或者寺庙的钱就要买什么买什么,我们出家人只能给你买什么,即使我们不需要也得把钱财花到你指代的东西上去。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记录下来,什么时候买要用你这个钱,因为你这个钱还不能动。 因为我们知道,佛教里面讲“砖钱不能买瓦”-------我这个钱就是给寺院里面买砖的,那么寺院我们不敢用你这个钱来买瓦,砖钱不能换做买瓦钱。这是非常严重的因果,我们非常重视,寺院会非常详细的核实记录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最怕的是因果,所以我们对寺庙的任何事情都非常重视,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就是什么,丝毫不敢错乱因果!你如果供养的时候特别执着的做什么做什么,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出家人处理这些功德款的时候,会有一些麻烦,给师父们造成一些麻烦。我一般鼓励你们:这个钱供养寺庙,师父你们哪个方面需要就哪个方面用,不管寺庙做什么你们就用------这样是比较好的,这等于你们比较体谅我们出家人处理因果的艰难、辛苦,这样就好一些。 所以我个人倡导:不要太明确的指示钱财的功德指向。 第三:供养容易损坏的物资前和寺院打个招呼。好多徒弟觉得自己本地有好吃的,觉得师父的座下有这么多清净的比丘、比丘尼,有那么好的僧团,僧团集中起来祈福、念经、供灯以后,功德利益很大,大家都体会到了,也看到了,念经超度啥的都能有非常不可思议的功德,大家就觉得供养这样清净的僧团一定有大功德。 好嘛,全国各地的徒弟,“邦邦邦”都把自己本地区的好吃好喝给寄到寺庙去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寺庙吃的喝的太多,法师们每天要做菜吃,你搞一堆零食给他,他们吃东西是有规范的,不是随便任何时候想吃就吃,要过堂的时候分到每个人桌前,就算只有一块饼干也要分下去的,这个是“利和同均”啊,我们是非常清楚的。你拿来了,大家还得吃这些东西,你的供养心又很足,一下子就弄来很多,师父们吃起来也蛮辛苦,你一家就蛮辛苦了,四面八方的徒弟都去供养,出家人每天都变成吃地方小吃了,吃零食那就麻烦。 并不是说你们有这个供养行为不好,而是说你供养以前最好和咱们大圆通寺的法师打个招呼,说我们想供养这样东西,给你们尝尝鲜,有这个心,你看我们供养多少好?他会告诉你,不要太多,多了我们也处理不了,那你就供养一点也好,因为东西吃不了就会坏掉,坏了的话出家人要负因果的,所以出家人搞这个东西非常辛苦。另外这些吃的喝的邮寄费用也很贵,得不偿失,出家人也不是那么爱吃,不是一定要吃到哪个东西不可,少欲知足吗,你的供养心我们不能拒绝,可是从功德的角度讲,还不如把买东西这些钱供养到寺庙,积累起来为将来的寺庙建设添砖加瓦。我给你们讲,我们寺庙里面没有单资,我倡议寺庙里有什么花销常住出,但是这些法师们宁可自己掏钱也不想花寺庙的钱,这些徒弟们都非常用心,体谅师父建寺庙的艰辛!他们宁肯自己吃苦,也不花寺庙的钱,所以大家最好把买吃吃喝喝的钱寄到寺庙,咱们以后建寺庙用。多一分钱就多一份功德,慢慢积累对不对?如果你花了很多钱就是吃吃喝喝,你也是有功德,也消了业,可是寺庙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 |
GMT+8, 2024-11-25 01:42, Processed in 0.210593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