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 1、观想久了,慢慢发现力量不足了,无法转变自己的念头,这说明你的定慧不足。定,就是一种可以深入的改变心理的能力;慧,就是对道理深刻的体会和认知。你这两方面都不足,所以,无法给自己大的帮助,来扭转情绪。 2、修行在初始阶段,都需要一个有利于自己增长定慧的环境。为什么?就是由于自己的基础不够,会一直受环境影响而偏离修行的主题,所以,修行人要出家,出家具有修行环境好,积累功德快,等等诸多有利于成就的因素;另外,出家后,因缘成熟就要闭关,闭关可以集中性突击修行使自己的定慧有大的增长,以便面对境界时可以有能力不被境转。 3、你现在闭关的条件可能还不具足,另外你的心理还没有彻底转到修行人的心理上,即使闭关,效果也不一定好。那些闭关成就者,都是在心里把世俗界放下的人,你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了。 4、修行是一件彻底解决无始劫业力、扭转自己整个生命方向的大事,你若不想投入整个生命的力量而只是以业余的方式解决它,那是不可能的,多少出家人终其一生专业来修行还不一定在这一生能开悟,需要好多生的努力才可以。你想想,释迦牟尼佛,专门独修六年才开悟,而你呢? 5、况且,即使开悟,也是要面对自己的烦恼的,不是开悟后就没有烦恼了。解决烦恼的唯一正确方法是:你看这些事对你的生命不重要,自然就会放下。所以,真正把人间所有事情放下的人才会不烦恼。但是,如果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那他也早想出家去了,谁还愿意为一堆无意义的人间世俗琐事一直浪费心力? 6、很多人以为那些出家人都是失败者,其实,他们恰恰是一群目光远大的人,你是不是像他们一样是目光远大的人,需要你自己来给自己下结论。 7、至于对那群广论班的人,你的认识是对的,他们说的上士道,只是我讲的次第里的“菩提心次第”,还没有到“佛心次第”,他们的次第理念只是有“因果心”“出离心”“菩提心”三个次第,缺少我讲的“佛心次第”。 8、往生净土是对的,普贤文殊等大菩萨都祈愿往生,一般人为什么不往生?没本事游泳,还想救人,那会是什么结果?肯定只会在三恶道受长久的苦而已。 9、你还是要深刻了解佛法,生起真实的出离心,这很重要。心从世俗境界中拔出来以后,你就会看什么都不会烦恼了——谁还会为与自己无关的事瞎操心?对不对?另外,要经常练习安住在本觉上——就是一切事物的无相的本质上。 10、修行就是不停的反复,直到使自己的心随自己的意可以自由无着而稳定地停留在任何境上,或停留在任何思想上。你不停的练习,反复的“拉回来”是对的。
多持咒!继续!
师父,还是不能明白什么是一切事物的无相本质,又该如何安住呢?
|
GMT+8, 2025-10-18 06:11, Processed in 0.008943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