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文字开示 › 经论解释 › 查看内容

网路>达摩血脉论(完结篇)

2010-7-24 10:36| 发布者: 慧果| 查看数: 2772| 评论数: 0|来自: 本站--智空禅师

摘要: 略

<网路>达摩血脉论(完结篇)
 
故经云: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瞋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故经云: 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不但瞋堕地狱,喜即生天。若知瞋喜性空,但不执即业脱。若不见性,讲经决无凭,说亦无尽。略标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颂曰: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大师最后是殷勤的属託、叮咛大家: 实修最后的关键是什麽? 实修最要紧的地方在那里? 并且明确的提示: 讲经说法的重点。
意译是这样:「所以经上这样表达: 一切表达的语言,以及表达语言的心行,一切的作为都是不必执着。因为言语道及言语道的理由,都不能切入究竟如来藏、真如实相的妙义。而且能起语言、能讲法的,起心动念的这个心,在讲法的思维转变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也不必执着,应该休息下来。」
为什麽这样呢? 它的理由是: 六根门头的见闻觉知,也就是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能显现一切)。在心的自性本体上来说,是一切具足、一切圆满,本自圆成,从无动摇,不生不灭,万法具备,一法不立,如是而已。
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生气、喜欢、痛苦、痒…,种种思维、念头。纵然有种种心理变化的过程,但是和没有(这些心理过程)是一样的。所以究竟之处叫作「中道」,因为「有而没有; 没有而有」。如是而已。所以进一步可以知道: 既然有和没有是一样的,那我们这个肉身,和木头的色身有什麽两样呢?
因为我们的心与外界的色身不相应时,心念就归于寂灭,所以就不去关注外界。既然不关注外界,那麽外界的生灭就和我们的心不相干。
为什麽外界的生灭和我们不相干呢? 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考察、分析、判断、逻辑思维,寻找我们那个痛、痒的本质。既然痛、痒的现象是一种生灭,实在找不出痛、痒到底是什麽? 所以痛、痒不可得!
你们千万要记住「不可得」这个词义! 为什麽达摩大师精髓性的最后结论指出: 有与没有是一样的? 就是由于「有」也不可得,所以「有」与「没有」同归寂灭。「同归寂灭」就是「本自大寂灭海、性相一如,如是如是」。
在这里达摩大师引经据典,借用中文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想达摩大师来到中国,弟子也会不断翻译一些汉传的经典给他听,并且请他鑑别,让他判断了义、不了义之类的问题。当然他也因此了解汉传佛典的一些深刻的,能够体现禅宗精髓的语言。所以在讲经的时候,他也引经据典,讲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这句话也是很清楚的标示出禅宗的特色。禅宗的特色就是: 没话讲! 你要立什麽,我就破什麽! 破到你再也没有活路的时候,让你再绝处逢生,柳暗花明之后再找一个生机。这才是禅宗的巧妙。
禅宗之所以能在汉地,三武一宗之祸以后,以灵活的方便保持了佛教的传承,并且延续佛法这种精髓性的救度众生的功能。由于它不需要外界的次要的东西,所以直取修行的精髓,那就是针对「心」这个问题。
「心」不可言传,不可在「心」的基础上再取「心」,所以它直接让你返观内照,自我了断----什麽意思? 就是: 你去死吧!
怎麽死? 自己找死! 死都不让你好死! 这个「死」可不是让你的命送掉,而是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古时候的禅师说:「让你在腊月三十,父母俱亡,又没有买棺材钱,急得一无是处的时候」,才让你绝处逢生,了知心性的本来面貌。
    所以禅宗这种不拘形式、简洁明快、直捣老巢的特色,恰恰的体现了我们汉地从古以来这种飘逸、流畅、模煳、系统的文化观与生命观,可说它是一种极其飘逸、空灵特质的传承。
    经文又说:「恶业即可得到恶业的苦报,善业即可得到善业的乐报。不仅要知道瞋恨的时候会堕地狱,快乐的时候能生天,还要知道: 瞋恨也好,喜乐也好,它的本性是空无自性。所以真实的来说: 我们只要不执着一切,我们的心不染外缘,只是返观内照,当下心性就朗然自现,不需东找西寻。当下业力就拘你不得,你就脱离业力了。」
    我们的生死就在「业脱」这一刹那,业就了了。什麽叫作「生死」? 就是一个六道轮迴的问题。人、天、地狱、恶鬼、畜生,这些东西是我们没办法推託的。可是如果你真正的突破了,岂不就了生死了吗?
那麽究竟的来说: 生死到底是什麽? 生死就是对于六道的「贪染」、「连繫」。说到底了,就是:一切业都是无量无边,不管是善业、恶业。如果你跟它纠缠,永远没完没了。
所以究竟的来说: 要远离善、恶。修行成就的人是不执着善、恶,因为善、恶与他无关。你要善,你就善; 你要恶,你就恶。因为无关,所以内心不发生连繫和作用。
    所以达摩大师又属託一句话:「你别看我讲得这麽多,那是因为我已经见性了。如果你没有见性,纵然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均为魔说! 所以讲经的人如果没有见性,就没有一点点根据。为什麽? 文字是文字相,心性不执着一切相,你拿文字相骗众生,有什麽意义呢?」
    这句话把我也骂进去了。你看我何苦来哉? 在网路上讲了几个月,讲到最后自己给自己摔耳光子,自己把自己骂了。不过,我到底有没有骂自己,我自己心里清楚。
我分析他的话:「你讲经的时候,没有一点点根据」,因为你是在文字上讲给人家听,你不是用証到的实相所起的妙用,一句一击,字字确实,毫不怀疑。不像有些讲经的人说: 「这个宗派是这样讲,那个宗派是那样讲…。」如果你反问他一句:「是这样吗?」他说:「经上是这样讲!」你再反问他:「你信吗?」他就支吾!如果你再拿一个思想对立的宗派来问他,他一定又说:「这个也对!」再问他:「到底那一个对?」他说:「大概都对吧!」三考、五考就把他考慌了。
自己没有实証的功德,没有决定的见解,讲法纵然讲到得半死,也只得个人天福报而已。因为他的见解不究竟,所以经典怎麽说都说不完。在世俗谛上,经典处处是对立,处处是矛盾。你能把这些对立解决乾淨吗? 不能! 因为矛盾是无尽的。
如果你不懂得第一义谛,你就没办法把一切矛盾汇归为美妙的和谐境界。你的思想不能不矛盾,你的生死怎麽了? 你说:「我现在还没有要了生死。」那你要推到什麽时候? 修行成就的人「一真一切真」。你的心一虚,你的証量不够,到了死亡时心里绝对会煳涂。
达摩大师叮咛过后,又带着期望说:「大家要努力的去实修,証悟了再去度众生。没証悟,度个什麽? 所以我在这里简单说一说,你们抄下来以后,标示、导归佛法的邪正。我的目的只是如此而已,修行还是要你们去修。我用自己的实証,标示出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究竟之处,让大家明白。但还是觉得: 究竟的实相奥妙无穷,非关言说;
脱离语言相、文字相。所以还是说得有一点意犹未尽,没有痛快淋漓的解释清楚。所以我只是说了百分之一、二十啊!虽然说得不清楚,我也尽力了。」
结尾之后又有两句颂。一般的经论,或是表达自己宗旨的人,总是要写一个颂,来表达佛法的知见。通常是用偈子的形式,或是律的格调。
 
颂曰: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这里你不要以为他没事把「心」说了三次。你们参一参: 他为什麽说了三个「心」?他怎麽不说五个「心」,或六个「心」? 你可能说这是华人的习惯,要说三次。譬如三羊开泰,代表吉祥---不是吧!?
他说:「这个心很难找得到。」为什麽? 就它的广泛性来说,它可以变成一个法界。在佛学里面,法界是形容空间最大的一个名词,一切无不融摄在法界中。法界就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总体。他说心宽时像法界那麽大,心窄时连一根针都容不下。义理上就不说了,事相上咱们再讲一讲。有的人心宽量大,所以你怎麽得罪他也没关係,他总是心胸开阔。有的人斤斤计较,一斤一两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这就表示窄也不容针,针尖上他还要弄一点儿铁下来。
达摩大师又说:「我本来是要求心不求佛」,因为佛是外相。心要是向外求,永远求不到佛的自在、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要求自己的真心,这个真心是向内求的。我们求心以后。才彻底了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空无一物。「空无一物」的名字就叫作「心」。心本来就是空无一物。
所以你如果想要成佛的话,但知反观内照,向心内求就行了。这个心就是佛,我只要认真的求这个心,心就自然的安住本来面目了,不再向外跑了。这就是实修实証的用功方法。其实也不必向内求到什麽,不需要。我们求心的时候,只要一返观内照,正如顶果钦法王所说:「我们要善于觉知心的觉性,这就是伟大的修持了。」或者像<愣伽经>,全经的宗旨就只有一句话:「善于觉知自性的现量。」---这就是伟大的修持了!还要找什麽? 所以在这个「颂」里面,理讲清楚了,事也讲清楚了。
他又说:「求心不得待心知」。心如何才会安住下来呢? 因为心是求不到的,求心只是一个方便。说修行是一个方便,说証悟也是一个方便。何以故? 本自圆成,証什麽鬼东西啊? 不需要証! 所以说求心也求不到。那麽求不到怎麽办? 让心回归本来,让心坦然的展现它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行了。
你们再进一步问我:「心的本来面目是什麽?」我会告诉你:「心的本来面目是流转而不流转。」一切无非如是而已。还要怎麽样? 进一步说,佛性根本不是从心外得到的。佛性本自圆成啊! 既然是本自圆成,那我们胡乱造作,生起种种善念、恶念的时候,就已经形成罪业了。
这里的「罪业」并不是指善、恶的那个罪业,而是说:「不管你生的是善念、恶念,你已经影响了心的本来面目。不是心的本体了,而是心的作用了。」所以这里千万不要理解为:「我一生起念头,就有罪了」,这里的「罪业」是说: 你只要一生心,就污染了清淨的本觉。对清淨的本觉来说,你所生的这个心(念)就是罪了。所以你们要了解达摩大师的本意,不要误会了。
后面的偈子点出了达摩大师的心意:「我达摩大师这麽大的岁数,东跑西颠,来到你们汉土。结果你们下毒五次,差点毒死了我。好在我功夫高深,逃过了这几个劫数,算你们便宜! 我还要把佛陀这个无上第一义谛的大法留在你们这个国家。我对你们恩重啊,可是你们这些小子一个个都不成气候,对不起我。要是不好好修行,我饶不了你们! 」
所以在偈子里说:「我来这个地方是要传法,救度众生的,因为大家都迷了。有情都是这样的,大家心里面都乱造作,一造作就把自己搞迷惑了。迷头认影,骑驴找驴。所以我这个法到最后会怎麽样呢? 就像开花一样,下面有五片叶子陪衬。只要有众生就有心,有心就有法,所以佛法永远不会灭。而我禅宗了义的传承,也绝然不会消失。之所以在相上消失,是由于众生的业感,不能感得殊胜的法在人间流传,但并不是佛法会消灭。」
    禅宗传到后来,真的应验了这句话:到了六祖惠能大师一花真的开了五叶,禅宗从此分成五个支派:曹洞宗、临济宗、沩仰宗、法眼宗、云门宗。结果是什麽呢? 但知修行了自心,不要再向外面追求。所以它说:「在我禅宗里面结果的那些众生,该来的都来了,来的都成就了。来的没成就也是正常的,随缘吧。」意思是自自然然的成就一切。何以故?因为一真法界本不生灭,本无成坏,本无修証,本自圆成,所以叫「结果自然成」。
你们可能说:「讲完了吗?」
-----没讲经以前,就已经完了!!!
你们问:「你讲经了吗?」
-----我不知道我讲过了没有!
你说我讲过经了吗?
----参!!!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11-25 01:28, Processed in 0.008466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