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1) 问:开悟前,有些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 师: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有以下几个过程的转变: 1. 2. 3. 4. 5. 这个资粮道的实际操作过程可以把他广泛的分布在前面的四个过程,但这第五个过程就是突击性突破性的。可以培福,努力的培福,包括对上师的祈请,对上师的恭敬,还有广泛的布施,随缘地护持三宝,礼忏,去除自己的业力,…种种行为,例如磕大头,瑜伽,智空茶,供曼达,百字明,坚持的持咒,祈祷…这些很多内涵,都是灭业,转业,消除自己的种种苦患,然后让自己的生命转到一个可以修行佛法的道路上的准备工作的过程。这就叫努力的勤修资粮。 为什么要勤修资粮,当你坐下来修行的时候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事情绕着你让你无法坐下来实修。很多人说修行修行,但是没法真正的坐下来实修,这个实修是说的狭义的实修,是指的禅修,可是没人愿意去禅修,都觉得随缘布施放生供养就行,这个实际上只是在缔造思想与积累资粮。没有实修怎么开悟?没有实修怎么成佛? 资粮道的建立除了广泛的布施增加自己的福报以外还要从慧的角度来锲入。慧的这个角度就是要真正的从上师那里祈请空性的知见,要深刻的理解缘起法和如来藏的思想,从空有二者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了解佛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实实相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把以上几点都做到了,既是“皈依三宝 à 懂因果 à 有出离心à 发菩提心 à 广积资粮,建立空性正见”都做到了,就会发现你有福报有智慧可以坐下来禅修。 6. 有很多在家徒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坐下来,然后抓紧时间,让自己每天有三五个小时可以打坐,这个就是进入加行道,在加行道的同时也补充自己的资粮道,同时也实践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 这个路可以有先后次第,也可以发起勇猛心,不必有先后次第而同时的补充上来,即一边禅修一边出离,一边广修资粮,同时皈依三宝。有些人天生接受力强,他多生多世有修行过,所以也可以同时做,有些次第上,他心里其实经过了,行为上也许还有点乱,但是心理上有这样一层一层的转变。 在行为上也许还没有皈依三宝,但他对这个世界已经看开了;虽然没有皈依三宝,但是他已经发起菩提心,愿意去帮助一切众生,他不明确,但是心里已经具备了;虽然没有皈依三宝,但他广泛的做了很多善事… 这都是可能的。所以基本来说虽然有六个次第的格式,但是这个顺序是可以打乱的,每个人的来历都不一样,甚至说有些原本具足了某些次第,把它不足的补足就行了,与其说是六个次第,还不如说是六项,缺哪项就补哪项,但是最后的目的还是汇归到坐下来禅修。一定要安这个心下来,坐下来禅修。 禅修这个次第叫加行的次第,是开悟前需要的次第,因为加行的次第,这样努力的持续的修下去以后的结果,就是开悟。这个时候才能谈能不能开悟。 其实,能不能开悟又涉及了好多东西,你要谈加行以后能不能开悟呢?可以!这就要谈很多的方法,技巧,因缘,福报… 进入加行的次第以后,只是离开悟就不远了,这个时候就慢慢转过来了,容易了。 很多人都是残缺不全的,乱套的,有人说,我是学佛的,因为我皈依了…皈依了就是学佛的吗?皈依了就能开悟吗?那不能!皈依与开悟之间缺了六个环节。有的人有三项两项,有的人有四项五项,他就是缺很多,有的人前五项都有了,就是缺加行,就是缺坐下来修,这些人是最可惜的。 这些人中,出家人比较多,他也真正的发了菩提心,出离心也很足,因果心也足,也知道培福,建寺庙布施放生,做很多善事…可是就是不坐下来禅修,他说他很忙。其实这个时候他的福报也基本就够了,次第也基本快满了,可是很奇怪就是不坐下来。有些一辈子都不坐下来,他的修行就是布施讲法…有些还缺空性正见,他要真有空性正见就知道坐下来禅修了。 这只是笼统的说,也许别人有别的方法别的教义来论述开悟这件事情,我这样的论述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
GMT+8, 2024-11-25 02:53, Processed in 0.037327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