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禅宗禅法 › 禅宗公案 › 查看内容

安之

2011-3-21 09:00| 发布者: 慧莲| 查看数: 749| 评论数: 0

摘要: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这个简短的禅宗公案,给我们一些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三个从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的、相通的,它是说: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
    
  如何才能求到宁静平安的心境呢?
  
  答案是“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我们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观世音菩萨念自己的佛号得大自在,我们如果每天多一分反观自照,我们就会多一分自在;而一个自在的人,就会像古代的禅师触机都是智慧,那是由于他心有所安,包容广大,万事万物自然都有一个智慧的定位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2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4-26 18:52, Processed in 0.015647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