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佛教教育 › 佛法生活 › 查看内容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卷十八(5)

2011-9-18 11:05| 发布者: 慧莲| 查看数: 2510| 评论数: 0

摘要: 略

毛人

 

    吉木萨的驻军驿卒说:一次追野鸡到了深山中,看见在悬崖上面,好像有一个人站着,便爬过山涧去看。只见离地不到四五丈处,有一个人穿着紫色织绒衣,脸和手脚都是黑色,长着一寸左右长的汗毛。有一个女子特别娇丽,衣着是蒙古式的,只是光脚没穿鞋子,穿着绿色织绒衣。两人正相对坐着烤肉吃。侍候在一旁的四五个黑毛人,都像小孩,身上什么也没有穿,见了人便嘻笑。他们的语言不是蒙古语,不是额尔特语,不是回族语,不是西番语,吱吱嘎嘎像是鸟语,听不懂。看他们的情状,好像不是妖物,于是便在崖下跪拜。顶上忽然扔下一个东西,一看是野骡的半个肘子。大家又拜谢,上面都摇手不谢。把野骡肘子带了回来,足够三四天吃的了。后来和牧马人又找到这儿,却没有再见到。莫非是山神?

 

    

 

    世人都说虹一出现,雨就会停止,这是本末倒置了。实际上是雨停之后,虹才会出现,雨停后,云开日出,空中雾状的水珠通过阳光产生折射,于是虹就出现了。天体为浑圆状,仿佛是一个大斗笠。人们看虹时,如虹在头顶上方就需要仰视,如在四边则需要侧视,所以人们见到的是一条线。虹的形状又随天体的形状而下垂,形式弯曲如弓。人们在侧视时,虹斜对目光的部份距离较近,平对目光的部份距离较远。因为它是由近而渐远的,所以尽管只是一层层雾气,也都能接受阳光的照射,重叠为一层层不同的色彩,并不是真有一条带状的物体横在空中。有人说虹也能下涧饮水,有人说虹头像是驴头(见《朱子语类》),有的还能猥亵妇女(见《太平广记》),大概是另一种妖气,只不过是形状象虹而已;或是其他什么妖怪,幻化成虹的形状罢了。

 

    蝇作祟

 

    及孺爱先生曾说:他亲眼看见一只苍蝇飞入人的耳朵中作怪,能说人话,但只有患病者本人能听见。有人就会说苍蝇蠢笨得很,怎么会作妖呢?也许可能是妖怪化作苍蝇模样的缘故吧。这种观点确实有点道理,至于苻坚时有蝇变成青衣童子宣布大赦的消息,唐睿宗时有蝇变成浑家的门客和且耶吟诗,这些都是人们随意虚构编造出来的,不能以此作为根据。

 

    辟尘珠

 

    可以驱避灰尘的珠子,我的岳父马周箓曾见过。确实有这种宝物,可惜我没见过它是什么样子。以前,隆福寺卖杂货珠宝的,把布铺在地上(俗称摆摊),上面摆列着小盒子,无论刮多大风,上面都一点儿尘土也没有。有人开玩笑说他的囊里有避尘珠,这人傻乎乎地笑笑,没当回事儿。这么过了半年,有一天他跺脚大叫道:“我真把最贵重的宝贝错卖掉了。”因为这一天飞尘忽然都集满了他的垫布及盒子上,他这才知道先前果然是宝珠避的尘。据查,医书有服用响豆的方法,响豆就是槐树果实在夜里爆响的,这种豆一棵树上只有一个,辨认不出来。取这种豆的方法是,在槐树刚开花时,就用丝网罩在树上,以防鸟雀啄食。结果成熟后,缝制许多布囊贮存豆荚。夜里用来当枕头,没有听到声音,便扔掉。就这么轮着枕,肯定有一个囊里有爆响声。然后把这一囊的豆类又分成几个小囊装好,夜里再枕着听。听到响声再一分为二,装进囊中枕着听。这么分下去到最后只剩下两颗,再分开枕听,就找到响豆了。这人所卖的珠,估计也不会太多。如果用这种方法分别加以试验,用不几刻钟就能分辨出来,何至于失之交臂?他稀里糊涂,终于轻易地卖了出去。大概是他禄相薄没福气拥有宝珠。

 

    济南火灾

 

    乾隆四十九年,济南屡次发生火灾。四月末,南门内西横街又失火,从东向西烧,巷道狭窄,风势又猛,街道两边都烈焰冲天。有个张某,有三间草屋,位于路北边。大火还没烧到时,他原本可以带着妻子儿女逃出。只因他母亲的灵柩停在家里,他为了筹划转移灵柩的办法耽误了时间,结果全家人被困在大火中出不来了。夫妇及四个子女抱着棺材大声哭叫,发誓要与棺材同化为灰烬。当时巡抚手下的参将正督促士兵扑救火灾,隐隐听到哭叫声,他于是命令士兵爬上后巷的屋顶,看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发现了张某一家。士兵们扔下绳子准备吊他们出来,张某夫妇一齐叫道:“母亲的灵柩在这里,怎可抛弃不管?”他们的几个子女也叫道:“父母为他们的父母殉死,我们不应该为我们的父母殉死吗?”也不肯上去。不久大火烧到,士兵们跳过屋顶避开了,差一点被烧着。他们都以为张家几口人肯定全部被烧成灰烬了,远远望着,为之长长叹息。等到火熄后,士兵们巡视火灾现场,竟发现张家的房子孤零零地保存完好。原来当时突然刮过一股回风,火头转折向北,从他家屋后绕过,烧掉邻居家一间典当库,然后重新转回西面。要是没有鬼神呵护,怎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事是在癸丑年七月间,德州书院山长张庆源先生记载下来寄给我的。它与我在《滦阳消夏录》中记载的寡妇一事很类似,而张某夫妇子女能够齐心同愿尽孝,尤为难得。两人同心,力量可以折断金属,何况是六人呢?贫民女子一声呼叫,雷霆可以为之下击,何况六人都一片纯孝呢?精诚之至,可以感动天地鬼神,虽有命运注定,也不能不为之挽回。人通过主观努力一定可以胜过天命,这也算是例证之一了。这事情虽听起来觉得很奇特,但要说它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的。我与张庆源先生不相识,而张先生辗转托人寄告我,务使这件事情得到传扬,则张先生的志趣如何,人们也不难想见了。我因此对他的记载稍加修改,把它收录在这本书里。

 

    烈火不烧孝子家

 

   吕含晖太常说:京城有户人家停放着灵柩,突然遇上火灾,没有路可以运出,也没有人肯帮助抬运。于是全家男女拿起锹镢刀铲等,合力在屋中挖了一个坑,把棺材放在里面,上面盖上土。坑刚掩埋好,大火就烧到了。结果房屋虽被焚烧,棺材在坑中一点事也没有,这是火的特性是向上烧的缘故。这也是应付突发事变而急中生智。因谈到张孝子的事,所以把它也附录在这里。

 

    王飞腿

 

    交河县泊镇有个王某,武功高强,人们都称“王飞骽”(“骽”字世人都写作“腿”,相沿已久,但这不是正体)。一天夜里,他偶然途经一处坟地,见有十几个小孩儿在前面玩耍,挡住了他的去路,这些小孩儿大的都在四、五岁左右。王某大声呵斥,命他们让开路,这帮小孩儿根本不理他,好像什么也没听见。王某一怒之下,拉过来其中一个,掴了他一巴掌。这一下炸了窝,招得这帮孩子一块儿大骂。王某愈发恼怒,抬脚就踹。孩子们一拥而上,拣起砖头瓦块猛击王某的腿骨。王某扑上前去,孩子们却像猴子一样敏捷地闪开了。王某前后左右追了半天,居然一个孩子也没有抓到。他周旋了一阵子,终于被孩子们打翻在地,头破血流,眼睛也受了伤。他几次爬起来,又几次倒了下去,一直折腾到半夜,他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第二天,家里人把他找了回去,只见他满身是伤,两脚都肿成了青紫色,一直躺了半个月才勉强能下地。原来,那帮孩子都是狐精变的。以王某的勇力,平时对付几十个壮汉,尚能挥洒自如;如今,遇上了一帮小妖怪,却一败涂地。《淮南子》引用帝尧的话说:“做人要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一天比一天谨慎。人们不会被大山绊倒,却往往栽倒在小土坡前。”《左传》中说:“蜂蝎虽小,却不能小看它的毒性。”确实是这样啊。

 

    狐狸报复

 

    郭彤纶说:阜城有个人离家外出几年,一直没有音信。一天晚上他突然匆匆忙忙赶回家,说:“我在外面流浪,无所依靠,不得已加入了强盗团伙,抢劫杀害了许多人。现在罪行败露,我侥幸逃了出来,但听说其他被抓的人已供出了我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估计官府已传递公文要来拘捕家属了。你们应该快点自想办法,和我一起死是无益的。”说完,他挥泪离去,再也没说一句话。全家人惊慌恐惧,一夜之间全部逃散,所住的房屋不久便成为废墟,人们也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几年以后,这人回到旧居,寻访父母妻子搬到哪里去了,邻居告诉他早已逃走,不知躲在什么地方,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后来慢慢打听,得知他妻子在郭彤纶家做女佣,于是登门寻访,才知道他们为什么逃散。但他实际上在外面并没有加入强盗团伙,而且也没有在夜里回家的事。郭彤纶替他到官府查阅公文,也没有追捕他和他家人的事。过了好久,他才回忆起在八沟(即汉代右北平所在地)替人种地时,在山冈上建房子居住。冈后有狐狸,有时候偷盗东西,有时又在半夜里嗥叫,打扰人睡觉。他于是邀了一些人去挖破狐狸的洞穴,用烟去熏,狐狸才全部逃离,有人怀疑是这些狐狸化为妖怪来报复。

 

    李六

 

    我的奴仆史锦文,夏天时曾到沧州去请医生,他没带被褥,只骑着马赶路。到张家沟时,他发起疟疾来,就把马拴在树上,自己倚着树干休息,逐渐朦朦胧胧地睡着了。他在梦中到了一处,见有几间草房,一位老大爷和一位老太太坐在门外。见了史锦文,就请他去坐,他问老大爷的姓名,老大爷说姓李,排行第六,因自己曾在崔庄住过两年,和史的父亲史成德有些交情。并说自己见过史小时的模样,如今竟长这么大了。老大爷正在感念生者死者,表情非常忧伤,老太太又问五魁身体好不好(史锦文的弟弟史锦彩的乳名),三黑还跟他住在一起吗(姓李,锦文的异父弟弟,是随锦文的继母一道来的),打听得很详细。老大爷说,今年雨水大,由某

某路到某某处,水虽然深,但水底还是沙地,不会陷进去;而由某某路到某某处,水虽然浅,但都是红胶泥,粘着马蹄很难走,就要下雨了,天已过午,你必须快些赶路,就不留你了。史锦文一下子醒来了,远远望见四五丈开外,有一座孤坟,估计葬的就是李六。他按着老大爷指的路,晚上到了常家砖河,果真碰上天下雨。他回来把这事告诉了继母,继母说:“李六曾在崔庄卖过瓜果,和你父亲是酒友。”李六已经葬身黄土之中,还对老朋友的儿子十分关切,也算是小人物中有头脑有良心的了。

 

    迂腐仆人

 

    我家的年轻仆人傅显喜欢读书,还能理解一些书中的意思,并且稍微懂一点医药知识。只是性情迂腐迟缓,望去就像个古板不得志的老儒生。一天,他在街上不紧不慢地走,遇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了吗?”(年轻仆人魏藻,排行第三)有人告诉他魏藻所在的地方,他又不紧不慢地走去。等见到魏三,他喘息了好久还没开口说话,魏藻问他找自己有什么事,他才说道:“我刚才在苦水井边,遇到三嫂在树下作针线活,坐累了正在小睡。你家的小儿子在井边玩耍,距井口只有三五尺远,似乎令人担心。但男女有别,我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走来找你。”魏藻大惊,急忙跑回家,则妻子已伏在井上哭儿子了。做奴仆的喜欢读书,可以说是件好事。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白道理,明白道理的目的是有益于实际应用。像傅显这样死记住一些条条框框,却没有理解它的意义,以至于糊糊涂涂,荒谬怪癖,反而带来无穷的危害,这样的儒者又有什么价值呢?

 

    祖宗明智

 

    武强县有一家大户,夜里有小偷前去偷东西,便群起捕捉。小偷逃走后,大家便合力穷追。小偷逃到大户祖坟所在地的松柏林里,林深夜黑,大家一时都不敢进去,小偷更不敢出来。正在相持不下,树林里忽然刮起了旋风,飞沙走石,弄得人争不开眼,小偷借这个机会突围逃走了。大家都感到惊讶,先人之灵为什么反而会帮助小偷呢?大户主人夜里梦见先祖说:“小偷偷东西,不能不抓,如果官府捉到小偷加以惩罚,小偷也不能怨恨主人。但如果没有偷走东西,就不要穷追不舍。追上了,如果双方斗殴起来就会伤人,损失不是更大吗?即使大家能够杀了小偷,也必须向官府汇报,如果官府追究说你们擅自杀人,那损失不更大么?何况大家是些乌合之众,而小偷们则是些死党,他们可以夜夜伺机来下手偷东西,我们却无法夜夜防备他们。一旦你们和他们结了仇,隐患就大了,能不从长计议么?旋风是我刮起来的,是为了解开这场冤仇,你们又有什么好埋怨地呢?”主人醒来后惊叹道:“我今天才真正明白,老成稳重的人深谋远虑,比起年轻人凭冲动办事,不知要胜过多少啊。”

 

    平姐

 

    驻守沧州城的军官永宁与我的舅舅张梦征是好朋友。我小时候在外祖父家,听他告诉舅舅一件事说:某个前锋有个女儿,名叫平姐,年纪已有十八九岁,还没有订亲。一天她到门外买脂粉,有个年轻人挑逗她,她怒骂了一顿进门去了。父母出去看,路上没有这个人,邻居们也说没看见这个人。晚上她拴好房门就寝,那年轻人忽从灯下钻出来。平姐知道是妖怪,也不惊叫,也不与他说话,只是抓了一把锋利的剪刀在手里,假装睡着等候他。那年轻人不敢靠近,只是站在床旁边,千方百计劝诱,平姐就像没看到没听到一样。年轻人忽然离去,过了一会儿又来,拿出几十件金珠簪珥之类的东西,约值上千两银子,摆列在床上,平姐仍然好像没见到没听到似的。年轻人又离去,而那些物品则没有收走。等到天快亮时,年轻人又突然出现说:“我偷偷观察了你一个通宵,你竟没有拿这些东西看一下。人若是不被钱财所打动,他(她)所不情愿的事情,就是鬼神也无法勉强,何况我们这一类呢?我误会了你私下祈祷时讲的一句话,以为你是想男人而假托为了父母,所以才这样来试着引诱你,请你不要生气。”说完,他收起那些物品离去了。原来平姐家素来贫穷,母亲又年老多病,父亲领的军饷养不活全家人,平姐曾在佛像前暗暗祈祷,希望早日找到一个丈夫,好赡养父母。没想到被妖怪偷听到了。由此可见,说一句话,萌生一个念头,即使在暗中,也都有人或其他东西在旁观察注意着。那么,当着人的面,有人还想对自己的意图掩饰假托,这能办得到吗?

 

    狐狸教诲赌徒

 

    瑶泾有个人喜欢赌博,穷得连锅都没有。夫妻俩在寒夜相对而哭,后悔不及。丈夫说这时只要有三五千钱,就可以挑着东西贩卖养家糊口,死也不去赌场了。但这钱上哪儿去找呢?忽然听到有人敲窗说:“你真的后悔,这些钱容易,即便比这更多些也不难。就怕你老毛病又犯。”他以为是同院的前辈,可怜他来救济他,便哭着发誓,誓言坚定而凄苦。他开门出来,只见月光明亮,寂然无人。他惘惘然不知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晚上,他又听见有人敲窗说:“你过去输的钱都拿回来了,你自己来取吧。”他点了灯起来,发现有几百贯钱一串一串都已堆在屋里,算来与过去输的钱数目差不多。夫妇俩狂喜,怀疑是做梦,彼此掐了腕子觉得痛,知道这的确是真的(民间相传如果自己怀疑是在做梦,只要掐自己的手腕,感觉到痛便是真的,不感到痛则是在做梦)。他以为是鬼神保佑,便去买祭品祭谢鬼神。路上遇见过去在一起的赌徒,说:“你的赌术长进了吗?你的运气转了吗》怎么几年间输的钱,昨天一天就全赢回去了?”这人迷迷糊糊,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连连点头而已。回家后刚开始摆设祭品,听见屋檐上有人说:“你不必乱祭,恐怕招来邪鬼。昨天代替你去赌场的是我。我住的地方靠近你父亲的坟墓,你的父亲恨你不务正业,每天晚上都悲伤不已,叹息哭泣,我不忍心听下去,所以变成你的模样,到赌场老板家把钱取回来。你的父亲叫我传话给你,这种事情可以发生一次,不可有两次。”说完,周围重归寂静。这人也从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得以温饱终生。唉,世上不长进的儿孙们,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没人管得了他们,哪会想到黄泉之下有人正为自己的行为夜夜悲哀啼哭呢?

 

    捐金得孙

 

    李秀升说:山西有户财主,主人上了年纪,膝下只有一子。不幸儿子、儿媳双双患了肺病,眼看着没救了,老夫妻俩真是忧心如焚。没多久,那儿媳先死。主人立即提出为儿子纳妾,他的老伴吃惊地问:“儿子已经病到了这步田地,你还要为他娶妾,这不是催他快死吗?”主人说:“我知道儿子的病是好不了了。可是,在他出生之前,我曾为后嗣的事儿去灵隐寺求过神佛,回来后,梦见南海大士对我说:‘你本该绝后,因为你捐过银两赈济灾民,救活了上千人,所以,特地赠给一个孙子,为你养老送终。’现在,如果不趁着他还没死,为他纳个妾,孙子从哪儿来呢?”于是他们很快地办了这件事。没过三、四个月,主人的儿子死了,那妾果然有了个遗腹子,主人家也就有了后嗣。黄山谷诗中有:“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艾孝子

 

    宝坻的王泗和,是我的姻亲。他曾将一篇记述艾孝子事迹的文章给我看,文章写道:艾子诚是宁河艾邻村人,父名叫艾文仲,以木工为生。他偶然和人争斗,把对方打倒在地,误认为打死了,畏罪而逃。他的妻子也不知丈夫逃到哪儿去了。后来传说好像出了山海关。这时他妻子正怀着孕,过了两个月,生下了艾子诚。艾文仲不知有了儿子;子诚自小就由母亲扶养,也不知道有个父亲。等稍稍懂事了,才问母亲父亲上哪儿去了。母亲哭着说了原委。子诚从此便茫茫然若有所失,常常问父亲的年龄相貌以及先人的名字、亲戚的姓名住址等。母亲没有在意,便一一都告诉了他。他长大了,有人要把女儿嫁给他,他坚决不肯,说:‘哪有父亲流离在外,儿子却安居家中的?’人们这才知道他有志寻父,只是因为寡母还在,不想远离。但是艾文仲没有音信,子诚从生下来也没有出过门,天地茫茫,上哪儿去找?人们都不信他真的能去寻父。子诚也没有说及这事,只有种地养活母亲。二十年后,母亲病逝。他把母亲安葬完毕,便整束行装,带着干粮赴辽东。有人说其父生死不明,劝他不去。子诚流泪道:‘如果能找到,他活着就一起回来,死了就把遗骨背回来。如果找不到,我宁可死在路上,也不回来了。’大家哭着把他送走了。他出关之后,估计父亲畏罪逃亡,肯定躲在偏僻的地方。于是凡是深山幽谷、艰难险阻之处,他没有不到的。时间一长,路费用光了。他乞讨着活命,寻找长达二十年之久,始终没有悔意。有一天,他在马家城山中,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可怜他穷困,谈论起来,问明了原委,感动得哭了。老人把子诚带到家里,用酒食款待他。不一会儿,有个木匠带着工具进来了。他估量木匠的年龄和父亲差不多,便心中一动。仔细观察木匠的长相,也和母亲说的近似。他便拉着木匠的衣襟哭述父亲逃亡的时间,并仔细讲了家世及亲戚情况,希望这人就是自己寻找的父亲。木匠又惊又悲,待要相认,又觉得在家时并没有儿子。子诚又讲了事情的始末,木匠这才叫了一声相抱而哭。原来艾文仲辗转逃避到了这里,已有四十多年。他又改换姓名叫王友义,所以打听不到踪迹。至此两人才偶然相遇。老父感激儿子的孝义,便打算回家乡。但艾文仲长期漂泊,欠了不少债,不能走。子诚便仓皇地奔回来,典卖房屋田地,向亲戚借贷,弄到一百两银子。然后又回到马家城,终于接回了父亲。七年之后,父亲寿终。子诚找到父亲之后,才娶妻,如今有四个儿子,都勤恳能够自立。从前文安县的王原寻父于万里之外,子孙至今还是大族。子诚的事和这事相似。也许上天要使他家繁荣昌盛吧。子诚租种我家的地,住处离我的别墅仅有二里多。我看重他的为人,因此找他问了个详细。并将大略写了上述文字,以使士大夫们知道,在种地的中间有这么个人。这是乾隆五十八年重阳节后的第二天。(按,子诚寻父多年,无意中忽然相遇,这和宋代朱寿昌寻母的事相同。好像都有神帮助,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精诚到了极点,才使神灵受到感动。所以,要说这是靠他们的人力所做到的,也是可以的。)

 

    一胎产三男

 

    引用古书上的话作论据,应当以经典为主。其他的各家杂说,只能供参考斟酌而已,不能一一都当作定论。《汉书·五行志》(案:《汉书》疑是《元史》之误。《元史·五行志》载:中统二年九月,河南百姓王四妻邹氏一胎生三男。)把一胎生三个男孩当作有关人体的妖异现象,认为这是母亲的气血强盛的缘故,所以是不吉祥的征兆。然而周代的八个贤能之士,是四对双胞胎,圣人们也不认为他们是妖异,这又怎么解释呢?天地的气息交通感应,孕育出万物,并不是地单独能生出万物;男女的精血融汇孕育成胎儿,并不是女子能单独生出孩子。如果三个孩子是这个女子未与丈夫性交而生下的,那么说是人妖是可以的。既然他们是有父亲的孩子,则他们父亲的气血显然也很强盛,怎能只认为这是阴盛阳衰的表现呢?照此类推,特大的稻穗可单独装满一辆车子,分别生长在两垄地上的稻禾结穗却连成一体等等,像这些见于相传是孔子作的《书序》中的情况,也要说是地气太盛么?大体说来,《洪范》中关于“五行”的说法,多属于穿凿附会,而这一条尤其说不通。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由汉初伏胜传下来的,就把实属于“传”的东西当作“经”。我们大清朝的典章制度,凡是一胎三个男孩的,官府都给予赏赐奖励。这个制度一举扫清了一些不通达的学究们的迂腐浅陋说法,真可谓是千古定论。我编纂《续文献通考》时,在“祥异考”这一部分中,改变了马端临编《文献通考》的体例,取消了这个类别,这是为了遵循朝廷的制度。乾隆五十八七月,我这本书刚刚写完,碰上礼部官员以报请一胎生三男的奏稿让我签署,我偶尔与他们谈起这个问题,并附记在这本书的末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3-28 21:01, Processed in 0.023313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