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师父指导 › 文字开示 › 查看内容

2012-7-8 开示

2012-7-14 22:33| 发布者: 智空师父| 查看数: 1867| 评论数: 3

摘要: 对境修行 弟子问:最近几天,弟子老是在想一件事,和着魔了一样。就是我的丈夫有了外遇,我也知道这是我的业障,但是就是想不开,我该怎么办? 师答:记住!今天我跟你们讲:你们在家的想修行的人,就要把夫妻当作 ...
            对境修行

    弟子问:最近几天,弟子老是在想一件事,和着魔了一样。就是我的丈夫有了外遇,我也知道这是我的业障,但是就是想不开,我该怎么办?
   
师答:记住!今天我跟你们讲:你们在家的想修行的人,就要把夫妻当作一个对境!!!把夫妻这个关系当作修行中最容易给自己磨练的一个方便——就是不要把夫妻当成一般的世俗的人那样的夫妻,而是要把夫妻当作自己修行的第一个对境。比如夫妻之间容易吵闹,为什么吵呢?通过夫妻之间的碰撞,通过处理这些事情,然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考验自己对习气、烦恼的降伏,尤其是考验自己对世界了解的透彻度够不够,这非常重要!
   
至于,丈夫有了外遇,这事情你们可以冷静下来商量,不要吵不要闹。为什么商量呢?因为,大家在一起就是个缘分。古时候一个男人好几个老婆,妻妾成群。就现在也有好多种婚姻方式,其实在南方什么二奶三奶,多的是,那又怎么样呢?我说这话不是鼓励找外遇,是他有这个缘,又要造这个业,那是他的因果,或者也是你自己的因果。那还能怎么办呢?所以说有几种处理的方法。

 第一种:你接受、丢下这件事。东北有一个百岁纯印老人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你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她四十来岁的时候,自己的老公死掉了,她就睡她的觉,她说:这人啊,死了、活了就像换一件衣服一样,她都不哭,别人都笑话她:哎哟,老公都死了,她还这样。她就是这样。她非常懂得修行:忍让、修德,她了解很多东西,对子女、父母以及邻里之间的教育全是纯粹的佛法。老人家修行非常好。

那么对照一下你,现在老公有了外遇,你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接受!跟他商量商量:你就是非要这么做吗?那你就做吧,没关系啊!

第二种:你实在忍不下,忍不下就拉倒啰!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最关键最关键的是护持自己的心。如果你现在把心丢了,那就完了!可是你的心也丢不了啊,所以你也没失去什么!老公只是你这一生几十年的缘分,这辈子在人间几十年,对于天上连一天都不够。人间五十年是四天王天的一天,如果短命的,对天上来说,半天就结束了。这点时间算个啥呀?人间三、五十年,七十来年,生儿育女,真是没有多长时间。这世间还要工作上班,所以,对整个生命来说,没有多少时间来纠缠这样的事情。不行就拉倒,他要咋的就咋的,------这样也可以。你是修行人嘛,无所谓!

你要实在忍不了就分手。其实不管分手不分手,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看开!如果你能看得开、放得下,不分手也行;如果看不开、放不下,分手了也痛苦。所以关键还是要仔细想一想,人来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认为是他欠了你,他做的不道德,如果他真的不道德,那他的因果他自己负,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不是他不道德,是多生多世你欠了他的缘、欠他的因果。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所以如果你不是真学佛,就看不开这个事情,真学佛的话,就无所谓。OK,就这样吧。

关于放生

弟子问:现在很多放生的方式是不是不大对呀?比如买来的麻雀在放生的时候就死掉一只。
   
师父: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有圆满、纯粹、绝对!在放生过程中麻雀死掉一、两只,还是放的更多啊。他放生不是为了让它死而买,是为了放它,就算是有失误,或者那只麻雀就要死了,那也没有办法。但放生的人毕竟买了它,至少那个麻雀没有被吃掉啊。
   
你这样的问话方式表明你的思维方式很短浅、不开阔、不包容、不圆满,至少是你的智慧没有打开。你现在要好好多学,要慢慢学会包容和接受。你这样老是觉得:佛教徒为了放生,一些动物还死了,你就卡在这里了。不能说你错,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卡在那里了,老是计较那一点!

你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对!不单单是对佛教放生的问题,而且你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你的生命中会发生很多方面的冲突。在家里,你会跟老公、孩子也计较,一些小事也会计较,对其他人也是计较。只抓住一点不好的事情就使劲放大,然后搞得大家都不开心。你这样的性格就不好。不见得说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好。从这个问题就可以推断出你性格中有一些不开阔的、很执着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不是个好现象。

你记住我的话!你明白了吗?哦,你觉得我说的对呀!从这个思维方式我就推断出你这个人的智慧不大够了,你不要认为我是在批评你。你看问题就是很绝对化,不是一就是二,不是对就是错,就是不能和谐。

其实,天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能用对错来衡量。比如天上下一场雨,你说它对还是错?现在刮风了,你说对还是错?其实很多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对与错,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以这样执着的心情、执着的生活态度、执着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日常的事情,带给你自己的是无尽的痛苦。你要反省!何必活得那么苦呢?

退一步来说,你老盯人家放生的人对与错干嘛呢?跟你也没关系,你想放就放,你不放拉倒,别人放是别人的事,别人负因果,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要有这种智慧,不去无缘无故纠缠影响自己修行情绪的事情!不要抓住别人的事情,为别人的对错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何必呢?各负各的因果嘛,对不对?

凡事不是绝对的,功过都有。比如你放了五只麻雀,有一只死了,你至少还念经超度它一下。至少你买了它,就没有被吃掉,这样很好啊。要是它被吃了,那吃麻雀的人不是跟这只麻雀接了恶缘吗?明白吗?退一步,就算你放生了,那些麻雀会永远不死吗?不可能,只是延长点生命而已!每个生命都各有因缘。

所以,要用宽泛的思维方式来接受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就算放生这件事情启发了你自己的慈悲心,了知自己还有功德的念头,内心产生一种喜乐,那回报的还是你自己啊,得好处的还是你自己!这个好处最本质的,是要了解你的心、打开你自己的心。外相的生灭是次要的,那只麻雀也只是个因缘,就算它死了也没有关系,我可以讲出二十几种理由、可能性,其中哪一种可能都有。你为什么只认定其中的一个呢?就是因为你计较、执着了。执着了什么?执着了:我是让它活着,它现在死了。错!不是活就是死?--------那还有个不生不死的东西!(你明白吗?)------说这些太远了!

 

2012-7-8           如何观修

弟子问:在观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把眼睛当摄像头观万物,突然发现:这样只是观到外面,观不到自己的念头。我知道万事万物都是自己的心,念头也是心,可是为什么弟子觉得这样观却分了内外,把观打成两截了呢?

第二,当再次听师父讲:之所以烦恼是因为你喜欢烦恼,你喜欢把心表现为烦恼相。弟子当下就觉得既然都是心,怎么都好,哪有烦恼,烦恼本空,这时感觉头顶的乌云一下子就散去了,虽然还在,但是已经远远的离开了,心一下就明朗了,是该持续在这种状态下来观呢,还是应该在弟子的第一种状态下突破?
    师父: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是!你照着这样观下去,首先,更多的是在定的基础上的努力,它也有效果,有好处。但是这个观法,慧不大明朗。它也有功德,就是更多地增长你的定。
    
其次,你的想法是对的。你认为这种观有了两截,有了能所,分了内外。OK,这个是你现在不得不有的,你不要太计较,不要太自责,不要要求自己太严格。为什么?你现在还没有达到真正无有内外、没有能所的水平。
   
第三点,我鼓励你试着用这种无内外、无能所的观法,自己可以尝试。可是怎么尝试,你还是把握不了,老实讲。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观其实就是慧观。为什么叫慧观呢?
慧观是有智慧地观。这种观带有一种明晰地了知,安住在这个了知上,甚至有一种思维修、观察修——观察内外、万事万物都是幻象,安住在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幻象的念头上。这个不是安住在念上,而是安住在这个思维上。用这个思维直观来体察、体验、感受它。这就是观察修、思维修。这也可以叫毗婆舍那。所以这时候就叫慧观了,这时候你就会失去了定,因为你慧观的时候,思维是变动的、转换的,你还不能定下来,定的力量还不够。

所以,我觉得你现在这种观法,也没什么问题,很好!有能所就有能所,傻就傻,一直持续地傻下去,你的定力也会增长,而且你的定里还有慧,你懂了吗?
   
你的第二个问题:你的第二种状态就是慧观了。你用第二种状态的这种观法,更贴近于成就、开悟!第一种观法象木人一样,这种是增长定力的。我鼓励你多用第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也好啊。其实某种状态下,好多时候是不能分别说这是一种观法,那是另一种观法。往往有时候是两种观法的交替、漂移的,好像是一个事物偏左偏右而已。本身不是两种观法,而是你的心有时这样观,有时那样观。对于你,不管哪种观,不要计较太多,这很关键!修行不是非要在当下找个“最好”,也不要暗示自己一定要达到最好,有个持续就是好,因缘成熟就会成就。

所以修行的问题,最关键最关键是什么你知道吗?——你把修行当回事,你把修行当生命的重点,这种人很容易开悟!他不是一、两个小时、三天、两天,而是你老惦记着这个事情。时不时地观、时不时地观,慢慢地把观由一段一段变成一片一片的,所谓功夫成片,能达到这个水平,因缘成熟就开悟了!

要做到每时每刻都在观,没有这种人!达不到这种水平。你能时不时地提起来观,就不容易了,也了不起了。而且你在观的时候比较稳定。比如按你说的第一种观,你能持续稳定地观下去,这就非常好,不容易!这里有定的增长,但是如果你在定的时候没有一种慧观的念头——就是正知正见和定的配合,那么你这个观法就偏向于定多一点,而慧少一点;当然如果慧多而定不够力量,那也没有意义呀——你只是理解“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如果没有定的支持,你的慧观怎么能深入呢?慧观不能深入,就不能变成你的智慧的生发,明白了吗?这一段对你们大家都非常重要。
 
  对啊!我们的身体会消散,重要的是法身慧命。我以前也讲过类似的法,刚才讲的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观的技巧!教给你们了。你们要没有智慧理解,真的太可惜了!要真正有智慧、聪明的人,听了我刚才的话,就把真正的观法非常通达了,就了解了。

如果你们听了我刚才的法,并且死死记住,不听我其他的法,你这一生开悟也够了!可是我没办法,我这些徒弟都是笨得要死。我知道,没办法。我以前讲了很多很重要的法给徒弟,那些徒弟听了以后早丢一边去了。虽然他在不停地录音,不停地录像,也在看文字,可是看过就放在一边。他老觉得师父下次还要讲什么,我还要看一看。

然后过一阵又问:师父,我怎么观啊?你讲一百遍,他也还等你讲一百零一遍的内容有没有新的、更高的。

我的徒弟就是这样,所以我就像个老太婆一样,不停地唠唠叨叨,每天讲,每天讲,一些徒弟也不明白我在讲什么。我有时候也挺痛苦,我觉得我讲的不是那种不清不楚,不知道你们懂不懂?

弟子问:对什么事都不执着,是不是不精进?

师父:你们认为她这样问有没有智慧?阿弥陀佛……其实,我跟你讲,真正的不执着是大精进。她认为不执著就是不精进,整个说反了!什么都不执着,那是大精进、大修行!她刚学,可以原谅,继续努力。跟我学得久了的徒弟应该明白:大休息者大精进,你能始终处于一种对万事万物都不执著的状态,就是大精进!精进,不是做了多少,而是放舍了多少!这是初学者非常不容易接受的。有一个偈子,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

若人心不起,精进无有涯。


路过

雷人

握手
6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最新评论

引用 正慧 2013-6-16 16:04
师父的这段开示太重要了,多多看,多多看!
引用 正慧 2013-5-10 13:06
慧正感恩师父智慧甘露的浇灌洗涤!
引用 慧翔 2012-8-26 16:23
师父的智慧不可思议!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08:17, Processed in 0.027434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