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文字开示 › 禅与禅修 › 查看内容

2006年4月禪修開示(四)

2010-7-24 07:39| 发布者: 慧果| 查看数: 1346| 评论数: 0|来自: 本站--智空禅师

摘要: (禪修的技巧)
2006年4月禪修開示(四)
(禪修的技巧)
    現在我重講一下禪修的技巧。禪修的目的,無非是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老實跟你講,不是它沒有明明白白的擺在你眼前,它早就擺在你眼前,只是你從來沒有認識過它。就像<妙法蓮華經>裏講的: 你口袋裏放著一顆寶珠,你卻一直當乞丐!當你把這個寶珠拿出來時,一切都是現成的。
    現在這個情況就是這樣! 現在要你認識: 衣服裏的哪一個角落藏著那顆寶珠,要你把它找出來。實在講,你每時每刻都與諸佛菩薩、一切聖賢的自性平等、平等。現在只是要你發現它而已! 可沒有增加什麼,沒有減少什麼。一旦發現了,光明朗照,自然一切就圓滿了。這是一個重要的知見的問題。
    所以你們今天來,不是要增加多少東西。增也增不了。想減去煩惱,這是一個方便說。說有業障,也是一個方便說。主要是「轉」、要「明白」。這樣的話,大家就清楚了修行的目的,知道怎麼找回自己。一旦找到自己,身份立刻就轉了。
    一轉了,以前的一切還是一切。但從此以後,一切的一切就不是有害的,而是有利的了。既然這樣,我們修行的時候怎麼修呢? 就是要放鬆這個「我執、我見」。「我執、我見」是什麼東西呢? 就是說我們一直錯認,老是覺得有個「我」。而我們的究竟自性,是無有「我」。所以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有了「我」,所以才有了種種的煩惱。所以我們才需要參,需要找回自己。禪的手段,無非就是用「參」,想把心攝歸為一。當我們的心攝歸為一的時候,好多事情就好辦了。當我們的心一直參,就像貓抓老鼠一樣,貓緊緊釘住老鼠的洞口,看它什麼時候出來?
    我們也是用這個方法。當我們一開始,大概一分鐘左右一直念「六字大明咒」。然後一轉念,就開始參:「念咒的是誰? 到底這個我是誰?」就如同那個貓等著老鼠從洞口跑出來一樣,一直釘住那個洞口,一動都不動,就等著它出現。「參」也是這樣---「唉,這是什麼?」一直等著這個念頭斷了,前念也斷了,後念還沒有生,一下子看我們的自性是不是能爆現出來? 我們自己生死的「本我」可以突然間顯現出來。這是我們參的目的,也是參的技巧、參的方法。
    一般來說,你要是參不了的話,那你就用「無」來代替一切。你可能會說:「師父,這不是瞎搞嗎? 沒事搞這麼無意義的事情作什麼?」我告訴你: 你生生世世以來,都沒有好好搞過這個事情。現在一下午搞這個事情,將積累你無量無邊的功德,滅掉你無量無邊的業障。這是最殊勝的、懺悔業障的方法,也是最快速的、增長智慧的方法。所以是真正的修行的捷徑。
    現在我們行香的時候,該快就快,該慢就慢。在行香的過程中,仍然是參:「念佛是誰?」當我一拍這個撫尺,你們就立刻停。但你不要等我什麼時候拍,你不要等啊! 我這個拍是突然的。突然的才能起作用,一下子截斷你一切妄念的流動。當下把你虛妄的念頭斬斷以後,自性就立刻出現了。就是有這個技巧,通過參禪,快速的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開悟當下即成為菩薩,就是祖師啊!
(开悟的前提)
我剛才講: 禪宗有三關---初關、重關、牢關,其實還可以說有四關、五關。。。。。但是第一關---見空性,這一關誰都騙不了誰。你能悟就是能悟,悟不了就是悟不了。一開始的第一關,肯定天下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每個人悟的不一樣,你悟的是你那個樣,他悟的是他那個樣,那麼最後悟的人互相印証時,就沒得印証了。這個不是量的積累的問題,量多、量少的問題。通通是一下子质變成相同的智慧。
那個在這個真正的初關開悟的前面,難道就什麼都沒有嗎? 沒有是錯的! 還有一些小的層次的突破,大概最少也要有一次、兩次。這個需要自己去突破。有些人就把真正的開悟(初關的開悟)之前的一些小層次的突破,認為是開悟了。但是他自己心虛。我告訴你,其实不必心虛,因為前面的這些小悟,就讓你遠遠的超越一般凡夫了。它是究竟開悟的前奏。
他悟的對不對啊? 如果你抓住它了,認可它了,沒有錯! 但這還不是真正的開悟。你沒走過這個歷程,就不知道開悟原來是這樣子。近代的一些高僧大德,不管大陸也好,台灣也好,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甚至密宗的一些善知識,尤其是無上大圓滿的一些內容,大手印的一些內容,已經是明明白白的講出來了。但是就是由於它講出來了,一些特別的方法傳授下去了,結果水份就變多了,還不如禪更靠得住。禪就是要讓你自己突破,禪不給你講的! 講了就害了你,講了就錯了!
可是不講的話,他就摸不著方向。第一是生不起信心,第二是自己去修的話,自己開悟了,也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真正開悟的話,他是明白的。可是開悟之前的一些小悟,也不能算沒有悟,但還不能算真悟。在這個情況下,他就東疑西疑,這樣子耽誤了很多人。以現代人的根性,你不講清楚的話,他信不過。所以真正來講,大圓滿的這種「明示心性」的方法是需要的。而禪宗就不給你。它是左敲右敲,让你自己往裏走。這個方法更殊勝。当然,法法平等,因人而异!我結合了這些方法。
今天我主要是講空性到底是什麼? 多多少少要給你們講明白一點,但是真正徹底給你講明白嗎? 也不可能! 第一個,這件事情本身不可能講明白。第二個,有些東西我也不想講得那麼明白。講明白了,就害死你們了。沒有意義! 所以我今天要講的主題,是粗略的把開悟的過程釐清一下。
今天的關鍵,是要講「心」的問題、「空性」的東西。一個想要開悟的人,一定有部分的前提、條件,也有一些東西是必需具備的。善根、福德因緣,暫且不說,但是有三、四條必需具備。
第一條,你一定要對世界的無常、苦,有一種徹底的認識,因而願意放下對世間的分別、執著。
第二條,然後,你還要生起對和你一樣受苦受難的眾生,生起慈悲救度的願望,並予以方便的救護。
第三條,你無論如何要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教化眾生,
所開導的空性知見,要有細微的了解。當然要具足這個條件,要有善知識,才比較方便。
    當然,還要講很多的東西,那就多了。比如說,你平時修到了什麼水平…等等。但是前面這些條件,你是無論如何要建立的。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因為這是次第。如果你不能把這些次第建立起來,你的修行肯定是後勁不足! 總覺得缺什麼東西,不完美,你就不能開悟。缺一環都不行!
第一,如果你不能生起無常的出離心,你就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染。不是說你沒有感覺,而是你對它生起了「可有可無,無所謂」的感覺才行。知道這個世間就是這樣的---敗壞、無常。這種心態才能給你作一個修行的基礎,你才能脫離這個三界。你開悟,無非就是出三界、出輪迴嘛!否則的話,你再怎麼修,這個三界還是會有與你糾纏不清的一些障礙,你就不能開悟。這是很奇怪的。
第二,如果你不能生起菩提心,那麼你就沒有成佛的正因,開悟的因還沒沒有種下。
第三,空性的正見不建立的話,你盲修瞎練,你都不知道到底要証個什麼,悟個什麼? 那也是不行的。
    這一切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善知識的導引、指示,你才能走出這條路。否則的話,很辛苦。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有太多的宗派知見。任何一個宗、任何一個派,它都要遵照這個次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對這些東西,雖然不是明确的,但它都是有次第的。這些次第都是千古不變的。
有些人講教法的時候,他講後面的一些階段,但並不是否認前面這些次第的一些道理。我今天講的這個次第,你們一定要仔細的体會。你們想一想,那一條能缺少呢?
————————————————
(二谛)
我們一般人看問題,往往認為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真實的。這個叫「凡夫」的角度。兒女、家庭、財產…,所有的東西都是真的。為了這些問題,奔波勞碌。這是我們佛教徒所不取。
今天我們要開示空性正見。什麼是空性正見? 空性正見就是站在兩個位置上看問題。
那麼修行人應該怎麼看呢? 修行人可以站在兩個方位上看。
第一, 修行人站在世俗义的位置上,考察、觀察這個世間。
我們發現: 原來萬事萬物都是緣起的。什麼叫緣起? 都是因緣和合。有因,有緣,才會成就世間,緣盡就散了。這就叫「因緣促成」的生。也由因緣的消亡而形成了「滅」。這種生滅的世間,就叫「因緣的生滅」。它是沒有任何自性的,無自性的,所以是空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
    所以我說: 人是什麼? 如果說這個世間,此時此刻是你的話,前生的你那裏去了? 如果說前生的你也是你,那麼「前生的你」和「現在的你」,到底那一個是你? 所以萬事萬物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就因為是緣生緣滅,沒有本質上的自性,沒有一個根本不變的東西,所以我們說「緣生緣滅,無自性」,所以叫這個「空」。
    這些道理是佛陀教化眾生的時候,站在人可以理解的角度,用人的道理來講給弟子們聽的。這是為了讓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放下這個世界。它其實也是佛陀出世以來,所提的最關鍵的教義。這個教義所表達的就是這麼兩句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講得複雜一點,就是萬事萬物緣生緣滅,所以無自性。無自性,所以空。
    整個佛教的理論体系的基礎,就是這個。這是我們修學佛法了以後,用佛法的眼光正確的看待世間,所用的道理。這是佛陀開悟,証了佛果以後,不得不用語言來表達這個世間。佛陀証道的這個東西,難道用語言講出來的,就是這樣的嗎? 難道佛陀証到的,就是這個東西嗎?
    我剛才講: 佛陀証到的東西,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語言說不出來! 他為了表達這個意思,所以才用緣起性空的理論,讓你們一層一層的了解什麼是空! 所以站在一個修學佛法的人的角度,可以用緣起性空的理論來觀察這個世間。
第二, 修行人站在另外一個角度,胜义的角度来考察、觀察這個世間。
一個開悟的人站在佛陀當時開悟的思想上來說,说了你不容易理解!那個語言我們不容易接受。雖然我們不容易接受,但它也是可以說的。怎麼說呢?他說:「一切都是心。一切都本來具足,本來圓滿。一切都沒有生,一切也不可能滅。萬事萬物從來都沒有來過; 萬事萬物,包括自己的心,也沒有去過。萬事萬物不是一,它是有分別的; 但是萬事萬物也不是有分別的,也不是二。萬事萬物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本來就是這樣。」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的所有功德。都是由於自己不認識自己,在那裏矇著頭大睡,在那裏作夢,認假為真! 妄認自己的四大色身為自己的身体,然後再虛妄的認為自己那些妄念流轉心念,認為是自己的心。」
———你能理解吗?不好理解阿!
所謂「六塵緣影」,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所形成的影像,以為是自己的心。這個都是錯的! 就因為你錯了,所以不認識如來! 如果你不認為這是真的,你時時處處看一切事物都是假的,你和佛有什麼差別?
站在佛的角度,站在開悟的角度,或者說站在真正的第一義諦,站在究竟的本來面目,萬事萬物根本就沒有分別。連「緣起性空」這個理論也是廢話! 那裏有這些東西? 什麼都沒有!
所以我看到天下好多搞學問的出家人,也有好多搞實修的出家人,或者,有一個是性宗,有一個是相宗,搞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搞來搞去,搞出了個什麼東西? 佛陀那裏沒有錯,是我們後代的人用我們自己的心來考察、來思惟、來惦量啊,实相的那個智慧是你那樣「惦量」出來的嗎?
開悟了,天下萬事萬物還有矛盾嗎? 有矛盾的人,都是不開悟的人啊! 看萬事萬物有衝突,就是由於他不開悟啊! 開悟了,還有矛盾嗎? 開悟的人,看萬事萬物有好壞?對錯?有無? ———沒有的! 一切都是對的; 也可以說: 一切都是錯的。
所以說,真正的空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是從我們學佛的角度,站在佛陀的教法、道理上來說,我們就要用緣起性空描繪這個世界。如果站在究竟的第一義諦,也就是站在開悟的人的角度來講:「嘘————!」就這樣啦! 好玩啊!
從此以後,再也不要相信你們的眼睛了; 你也不要再相信你的耳朵; 你也不要再相信你的身体了。因為這一切都是導引你進入生死輪迴的根本。那你說:「師父,那我瞎了算了!」不用瞎,那樣子太難看了。就是不信它了,不依靠它了,知道這是假的! 有也是假,無也是假。不在意它了。這就好辦了!
以前我在電腦上開示過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說:「什麼是愛?」我說:「愛就是恨哪!」他說:「愛怎麼叫恨呢?」
我說:「假如你曾經愛一個人,後來覺得這個人不好了,挺生氣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特別在心裏惦念著,老是恨著他。負恩也好,怎麼也好,我告訴你,實際上你是在愛他! 放不下!
實際上你在愛他的時候,導引出來的還是一個恨。因為你執著,所以產生愛,就產生恨。產生恨,就產生愛。其實都是等量的。
什麼時候才沒有恨,沒有愛呢? 忘了! !不记得了!
假如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的戀人見面了:「你是誰啊?」「唉!多少年前,咱們還挺好的!」「喔,我忘了,有嗎?」!!!。。。。。。
(禅宗的空性开发)
    在美國,大家都在工作,每天堅持在家裏禪修的不多。我這裏的禪堂弟子,大家每天都在家裏禪修,有的是每天兩、三個小時,有的是半小時,所以現在給他們集中的禪修訓練。如果平時根本就沒有禪修,來這裏修行的力量也不大。所以在這裏打禪七的,都是要有基礎的才行。
    今天是第三天,要多一點空性的開示。可能你們也注意到: 我第一天開示的是「無常」,知道這個世界靠不住,要你們看破,要你們放下。第二天我開示的是「你們如何發展你們的菩提心、如何發展你們的慈悲」,如何從「願菩提心」的力量,推動到「行菩提心」的角度。今天要講的是「到底空性是什麼?」所以今天是比較重要的內容。
    在你們今天禪修之前,你們首先要明白第一個問題:「你們修來修去,到底要得一個什麼結果?」我這些禪堂的弟子被我久久的訓練,也都可以應答兩句了。如果我問:「空性是什麼? 心是什麼?」他們會回答:「心是無形無相。」「無形無相是什麼?」他們多少會答兩句,不像以前都是答非所問。這表示有一些進步了,對空性的知見多少建立起來了。
    這個空性的知見是必須的。你想要開悟,前提是必須具備這樣的知見。對空性的了解,有兩個好处!一個是在自己修行的過程中,知道自己修對了沒有? 內心的安住,究竟安住對了沒有? 第二是當你開悟的時候,能一把抓住它:「唉,已經到了。」
    一個過來人,像曾經到過一個屋子裏面,为你描繪过那個屋子裏的擺設、佛像的形狀、禪堂的樣子…等等。當在你心中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印象以后,然後當你真正開悟的時候,一剎那間你就明白:「就是這個! 沒事了! 到了!」——因为已经有印象了吗!所以要多聽一點空性的知見。
    可是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 老實的講,沒有多少人願意跟你講空性的知見。為什麼?因為這東西是很麻煩的事情! 就像有人要求你必需親自用雙手把土和水和成泥。你不能用任何工具來和這個泥,但是兩手也完全不可以沾到土和水。難不難?
    所以講空性就像這麼難。為什麼? 真正証悟空性時,脫離語言相,哪裏是語言可以講的? 因為它融攝天下的萬事萬物,那麼你說的話,難道不被它融攝嗎? 你只要一起念、一開口,就已經不是究竟的第一義了! 因為它已經起了作用,已經不是原樣了。所以難就難在這裏。
好多禪師、大德沒辦法講這個事情,所以才有禪宗的公案。公案是作什麼用呢? 就是禪師講歸講,但他是跳出來,不作正面的描述,而是用一個比喻來講。讓你通過這個公案,一下子類比出來,推廣出來、思惟出他講的意思。
公案的意思,就是又要你和這個泥,又要不沾手,所以搞得人一頭霧水,讓人家根本看不懂。
    古時候有個禪師借用男女關係來表達一首禪詩。他說:「頻呼小玉原無事,只為檀郎識得聲。」一對男女兩廂情願。男的在墙壁外面; 女孩子是大家閨秀,在墙壁裏面。她想告訴外面的男朋友:「我在院子裏面」,可是又不能這麼講。怎麼辦? 她不直接講自己在裏面,反而使勁的在那裏喊丫環的名字「小玉」、「小玉」。其實她喊小玉並沒有事,喊小玉的意思是要墙外的情郎知道自己在裏面。
    這首詩的意思是要說:「我在這裏」,可是又不能說出來,所以就扯開喉嚨大喊,讓外面的情郎知道自己未來的太太就在裏面。目的就在這裏! 所以你們要知道: 禪宗的公案往往是聲東擊西,因指望月。它通過語言讓你推敲出來:「喔! 那個東西應該是這個感覺!」因為那個東西沒辦法說出來,所以只好藉助語言來描繒其他的形相。讓你透過語言反推回去,終於悟出空性是這個東西。
    從古至今的好多公案都是這麼出來的。當然公案有不同的層次,比如有的公案是講「空性」的; 有的公案是講「空性如何起用」的; 有的公案講「一切萬法原來都融和為一」的; 有的公案講:「究竟到位時,無修無証」的…。
    後代的人有的是連公案都看不懂。有的人看懂了公案,但是卻不知道它的層次,所以也算看不懂公案。有的人知道開悟就是這麼一下,但是他不知道開悟之前,還有一些小悟。這些小悟是必須經過的。像那種一下子大悟,一桶打到底的,很少很少。都是前面經過三下、兩下的小悟積累,才能到達源頭。
所以你們要知道: 修行開悟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人家說:「小悟千千萬」。當然這是太多了。不過小悟至少有兩個層次。。。。。。

路过

雷人

握手
2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3-19 12:57, Processed in 0.017138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