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文字开示 › 经论解释 › 查看内容

圆觉经讲义(三)(四)2007.4.22

2010-7-24 10:29| 发布者: 慧果| 查看数: 1412| 评论数: 0|来自: 本站--智空禅师

摘要: 略
圆觉经讲义(三)2007.4.22(慧晴整理)
 
我讲法喜欢简洁,所以呢不是有板有眼的,随意发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所以你们就随意地听。
上一次讲,文殊师利菩萨问起如来的本起因地,彻底地依照圆觉而又清净的觉相。大家可能想,我们修学佛法是离相、无所住,这个《圆觉经》里呢还有一个“觉相”。那么这个觉相,难道不是着相吗?
这个我要解释两点。第一点:佛陀这次讲法,是在如来三昧正受中,大菩萨所共有的界外,三界之外,圣人的法会——已经彻底地超越了我们凡人理解的有相之相,不是我们一般事相上的相,它是妙相、觉相,是一个正觉之相,彻底的正觉之相是似相非相,是这样的非相之觉相,就不能用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有相、迷惑相来比量了。文章已经彻底地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它不是迷乱的,是圆照的、清净的觉相。所以大家要了解这个问题。
第二点:与此相反的是什么呢?佛陀当时告诉我们,我们有无明了,这个无明的表现是,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为缘影为自心相。
 
这就是上次我们讲的。这一次我们要讲的是第二段。
第一段,在对文殊菩萨的回答里面,我只选了两段。第二段是这样的: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现在他说的是如来的因地。那么什么是如来的因地呢?知道吗?它不是二乘人的因地。二乘人的因地是求空的,他要破的是见思惑的;菩萨的因地呢,他是修幻的,以幻离幻的;如来的因地呢,破无明啊,直取究竟实相,找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它是饱满的、无漏的、觉性的因地,所以才叫“如来因地”。搞清楚了吗?他修的是圆觉,圆就是事无不备,理无不具,乃名圆;这个觉,是极其饱满、无漏的,所以叫圆觉。所以,如来因地,修圆觉的这些后继者,包括在座的大家,这些人修圆觉的,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修行知见。这个正确的知见知道他们去实践的这个过程呢,就叫“净觉随顺”。什么样的净觉随顺呢?他说“知是空花,即无轮转”,这么简单。简单不?太简单了。说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幻化,我们就不轮转。为什么啊?
也许有人说,我骗我们的小孩子的时候,他也知道,“爸爸,你骗人。”也知道是骗人。那么为什么,现在佛陀说,你知道这件事是假的,就居然能断除轮转生死,而你的孩子知道了你的小骗局以后,他却仍然在轮回呢?这个差别就知道了吧。都是知道某个事物的真假,可是知道了究竟的事物真假以后呢,就断了轮回;知道生活中小小的事物的真假,就不被迷惑,就不会上当。从这里就知道,原来天下事,大事小事都有相同之处:你知道了真相以后,自己得到利益,有好处——不再受苦,不再迷乱,不再上当受骗。那在佛陀因地的净觉随顺的时候,他到底随顺了一个什么样的净觉呢?这个净觉的当下现量观察是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很简单,知是空花,就“知道”就行了。
你说佛陀慈悲不慈悲啊?他没有很玄妙的语言。就像昨天讲的一样: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为缘影为自心相——这不是讲得很实在吗?很简单地告诉你根源了。既然一切都是错的,自相也是错的,自心相也是错的,我们执着的这个自己的“自”,就是执着了“我”;执着了“我”,就是有了“我”以及“我所”;有了“我”与“我所”以后,就把我们这个迷乱的错误的身心当作我“有”。
佛陀说:错了!我们现在这个迷乱的身心,在究竟的第一义、真如自性的观照下,它是“空花水月”。佛陀教化很清楚了。佛陀骗我们吗?没有!佛陀教化简单吗?很简单。明白吗?自始至终都是这么讲。佛陀当初对二乘人、小乘人、没有发悲心的那些人,怎么讲?他说,这个世界是假的,就像现在说空花一样,那个时候也说是假的。舍利佛和目腱连问马胜比丘:“你这么意气昂扬的,你的师父是谁?”马胜比丘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又问:“他说什么法呢?”他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做如是说。”舍利佛听到这个法义,当时心念一转,就证了初果。证初果也不难啊。当时就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这不是就把缘起性空这个理讲出来了吗?缘起性空所以是虚幻的,就是空花嘛!对二乘人讲也是这样,对大乘人讲也是这样----“因缘所生法,我说既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反正都是缘起的。既然都是缘起的,那就没话说了——我们搞错了!可是有几个人信呢?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不信。
我们在生命的世界中,到底错在哪里,知道吗?你执着钱财就是错,你执着男女的感情是错,你执着佛法是错。有人说:执着佛法还错?对!佛法本来没错,你执着了就是错。反正把天下一切事物当真,都是错!真吗?一切法如幻如化,梦幻泡影,如是如是!知道是空花,你就不轮转了,就不上当了。就像你骗你儿子,你手上啥也没有,你攥拳头说:“这里面爸爸给你有好东西!”小孩子肯定不信哦,不信你就不上你的当。好处是不上当啊!那我们知道法界不真以后,我们就不上法界这个迷乱的大当。我们每天上当了。所以佛陀在这里讲得很清楚,说知道是空花,就不去轮转——多好!
你的“知”是怎么样一个知呢?这个留一个问号。怎么知道的?有三四种:第一种是听说的。有些人听到智空法师讲,这个世界都是假的。你听说了,就是知道这个事情了,这叫什么知?叫闻,听闻。
然后,第二种,禅修也好,观察也好,在生命中直接体会这个道理也好,这叫思考。在生命中怎么去体验呢?比如你以前爱一个女孩子,当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以后你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怎么爱她;你以前很追求钱财,为了钱财折腾了半天,最后两手空空。有人说,我不会两手空空,我存款都有很多。告诉你,死的时候,一分带不走,还是两手空空!最后发现,原来钱财谁也不属于,天下的钱财归钱财,人归人。钱财就是钱财,啥都不是,是一个名、相。当你深深地了解这个以后,你就发现:噢,也是空!这就是体悟啊,就是慢慢的觉察这个问题。这个知道,比听闻我一句话,你没有感受到,要更深刻一些了,叫思慧
第三种知呢是什么?不是思考了,有了觉受了。这个知,有定的作用在这里。什么叫定呢?他通过修行,在修行中,一种定的心,观察万事万物,突然了悟——了悟啊,这是个觉受啊——了悟什么呢?四大五蕴是幻化的啊,心念的生灭也是幻化的。他深深地觉受到万事万物的空幻。这是修慧,修了以后知道万事万物的幻化。
这个知好不好?层层递进了,一个比一个高一点。说高也不是高,反正是凡夫世俗谛。
有没有一个最高的、彻底的?有——如来随顺觉性。如来这个境界随顺,他是证来的!就像现在他给大菩萨们演绎这种修行证觉的过程一样,他说,这个“知”在如来藏的妙觉上,净觉之知,不是我们妄念上的知道的“知”啊。所以在《楞严经》上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我们这个知见的知啊,生了妄想心,就开始迷乱了,是从我们修行的根源上讲。所以知道的知,蕴含两层的义理,你没证到的时候,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了也是胡乱的,不是你的。什么时候真正变成你的呢?你亲自地现量证到了如来藏,那个时候,一万个人来骗你,也骗不倒你,佛陀来骗你也骗不倒你。有人说:“师父啊,你说得这么简单,既然知道了我们活着是假的,就不轮转了。”能吗?从现在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知”可不是我们一般人妄想的这个“知”,是证到的,开悟以后见了真正的佛性以后那个知。所以你开悟了就不会轮转了!这回揭出谜底了:原来是真正的“知”,是见性以后就不去轮转了。那是涅槃!
因为知道了一切不轮转,所以身心也不受轮转生死的那个苦,所以就不轮转了。为什么呢?佛陀当时又讲了:“非作故无。”这里讲得很地道的!对啊,不是轮回这个现象不存在了,这个现象还存在,但是它本质上是迷乱的,因为是空花。演电影是真的吗?不是真的。不是电影不存在,只是与我不相关。你们也看电影,看完电影回家照样过日子,是不是?你们会为了电影里面的情节,把自己迷乱下去吗?不可能。演戏的人每天在戏里面怎么样,生活中也怎么样吗?不可能!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他说,不是我们证悟了以后造做出一个不轮转,也不是开悟了以后把这个轮转毁灭了,不是!轮转归轮转,轮转是幻化轮转,不是真轮转,所以它本性是没有的!究竟的层面是没有的!所以,“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句话所诠释的意思就是——空花。空花有没有?空花有,所以它叫空花;空花也叫没有,所以是“本性无故”。
那么现在进一层说,我知道、证到!就好了吗?错!在究竟的真如妙境的证悟的境界来说,你一层都不能染。知道是空花,可是你如果落入“知”的概念上,也是错的。所以佛陀进一步扫除我们“知”的痕迹,说“彼知觉者,犹如虚空”。一开始,能知的“能”没有毁灭,把“所”毁灭了;现在佛陀又把“能”给你破除,说你知觉的“知”也是虚空一样,一样的不存在!你看,佛陀他老人家就怕我们沾染到任何的知见上,所以他立刻把我们的“能”破除,能所双亡。所以他说“知虚空者即空花相”,知道空花的这个“知”也是空花相。原来只要是动念就是空花了。不管你正觉也好,非正觉也好,空花也好,不空花也好,统统是空花。你不要以为空花之外还有一个不空花——不空花本身也是一个空花。这个一下子把根源给你斩断了。
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就觉得有点迷惑了,你老人家搞得我们无所适从了。昨天你还讲过“圆照清净觉相”,还有个觉相呢,现在你能所都不给我了,没有能所,我怎么修行啊?我都没法入手,没有了次第,不好修行啦!佛陀摸摸我们的脑袋:不要急,不要急!能所双亡,空花相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这就不是个顽空啊?不是无所适从啊?后面又加了两句话:“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也不能是连觉性都不存在了,连觉性都没了,那是什么?这个时候是死后复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个又一村,可不是前面那个小村啊!究竟得让你能所双亡的时候,这个时候显现的究竟觉,这个才是真正的知觉性。这就归入修行的第三个层次了。有,去掉,无,也去掉,究竟觉才自显。所,去掉,能,也去掉,能所都是空花,这回还有什么?无所住了,才生出这个心。这个心可不是“住”的心啊,那是无所住之后生的心,生的是无心之心,是究竟的觉性之心,这个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圆照清净觉相就是有和无俱遣,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净觉随顺,是如来成就果地的时候用的那个方法,慧观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全部都揭示出来了,多么的痛快淋漓,多么的有板有眼,给大家很清爽的理路。这两句话讲得一点都不多余,一个字都不能少,少一个字就讲不清了。
这段话讲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就是告诉你,我们要修因地啊,大方向我们要找的就是这点东西。第二层次呢,开始讲幻化不执着,能所的“所”不能执着:“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第三部分:“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三个层次。也就是说,第一层次,我们不知道空花就会流转,证到了空花,我们就不流转了——那是究竟地找到了佛性;第二层次是说,能、所,把所去掉,再把能去掉,俱遣之后;第三层次说,能所俱遣之后,生净觉随顺。就这么简单。你说四个层次也可以。
 
圆觉经讲义(四)2007.4.22(慧晴整理)
 
这次我们讲第二位菩萨的问题。第二位菩萨是普贤菩萨,他承接上一次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的因地发心,以及问菩萨怎么去除发心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错误的迷失——因为一些菩萨在发心过程中有一些错乱的认识——怎么去发心,怎么去体悟佛性,找回自己的究竟的心性。那么释迦牟尼佛就讲了,说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净觉随顺”。因为要随顺这个净觉,而这个净觉呢,就是“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因地。然后再随顺这个“圆照清净觉相”,就叫“净觉随顺”。
普贤菩萨接着就问了另外一个问题,他说:我也知道您说要随顺这个净觉,我也知道这个净觉就是“圆照清净觉相”,那这个境界怎么修法呢?到底是怎么个用心过程呢?因为这个心啊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如何修证?他这样一说,佛陀就给他继续往深入讲: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大家有兴趣,可以把这一段摘录下来。我是把《圆觉经》精要的语言主干拿出来了,在这个主干里面还有主干,其实最精髓的就是这几句,很重要的。
第一次佛陀已经讲得很通透,语言很美妙,他讲安住在当下就行啦,圆觉随顺啊,既然是圆觉,当下什么不具备?都具备。安住当下,就是随顺当下,当下就是圆觉,就是当下的净觉随顺。一开始佛陀就说,为什么众生有迷惑呢?因为错误的认识。又紧接着告诉我们这个净觉随顺的过程,现在是说净觉随顺的境界,这个净觉随顺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怎么样体现出来,把这个道理讲出来了。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这个话讲得太对了。第一步,一切众生是幻化的主题,种种幻化是一切众生迷乱的境相。这个境相是假的,就像我在圆通禅堂的讲法里面始终提禅的这种主导思想,就是心,始终提如来藏的这种本面,幻化一切,当下我们所接触的六尘的这种相叫幻相。
我们每时每刻都有种种的幻想,就是这种种的幻相,就能生出究竟的清净心来。这里“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我认为有两种解释。我们每天都在幻化出来如来圆觉妙心,这个当下的幻化就是如来圆觉妙心的体现,所以我们要透彻地体悟出当下这种幻化的不实,缘起性空,能体悟出来的话,这一下子你就知道万相皆空,万相皆幻化,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幻化。是什么东西不变而幻化出这一切呢?是我们的真心,真常不变。如果没有一个究竟的归止,那就不好修了。所以知道一切幻化,那么不幻化的是什么?自心啊。这就完了。这是一种解释。“皆生”后面加一个“于”,“皆生于如来圆觉妙心”,一切的幻化都是从如来的圆觉妙性幻现出来的,就如同水幻化波一样,波浪再怎么波动,也是波,本质是水。这就是两种解释。一种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幻化成种种众生的相,是由下面的本质显现;另一种是,通过幻相,我们能找到本质。明白不?那么怎么找本质呢?他后面讲了:
“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你看,觉心不动了。幻的没了,剩下不幻的,就叫觉心,是不是?后面说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好好好,讲得好!这个真有讲头啊!你们仔细体悟啊,讲得句句精妙!诸佛菩萨真是不得了,讲的语言透彻啊。我以前想讲清楚,讲不了这么清楚,你看佛陀这个究竟的东西,真是讲得很清楚。
人眼睛出问题了,这个空中看到一朵花。空中怎么能有花呢?不可能。就好像众生看见万物是真的一样。犹如,比如,空中突然来了一朵花,当然是幻花,这个花生起以后又灭了。就像虚空生起一朵云,风吹云散。幻花一灭呢,空性就自显出来了。空性不能因为幻花的灭而灭的,空性不能灭的。空中的云吹散了,天空不能没有,因为风也在空中流动啊。所以说空是个基,基础的基。这个空间可以有云,可以有鸟,可以有风,种种来来去去,可是虚空不能坏。幻花虽然灭了,可是空性不能灭。空性灭了,能幻化的也灭了,就没了。但是大家千万注意,虽然幻花灭了,空性不坏,但是你不要忘了,空性也没有一个“能”者,因为幻者和所幻皆为一,也就是,虚空和云本是一,鸟和云也是虚空,不是说,鸟是虚空之外的鸟,云是虚空之外的云,风是虚空之外的风,不是。比喻就不是真实的。真实的虚空和幻花的关系是,虚空本身就是幻花,幻花本身就是虚空。懂了吗?我们所说的事物的幻化,和心,是一。也就是说,心性,和心性所幻化的万物,本质是一,就如同水和波浪一样。但是现在这个幻花和虚空的比喻呢,就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好像虚空是一个,幻花是另一个事,是不一样的;好像虚空是虚空,鸟、云、风是虚空之外的另一件事情——这个知见要破掉!这个知见是错误的。这个比喻不能和究竟的真如实相一样一样的,它没比喻好,有错误的知见了。
佛陀为了解释这个事情,后面又讲了几句话。讲完了这几句话,你就明白了。佛陀讲:众生的幻心怎么灭呢?怎么灭我们的思想呢?他是用思想分析思想的虚幻,然后就停下思想。所以说,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没有幻怎么灭幻?以幻灭幻,以幻离幻。所以说“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就是我一开始讲的,万事万物都是幻化,既然是幻化,我们就不在意幻化。什么不幻化啊?觉心不幻化,也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不幻化。才发现,真如本性从来就没动过,原来幻化是假的!幻化也是觉心。佛陀才真正讲出,我们以幻修幻的这种特点,用离幻心来修幻的这种特点。现在我们再“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我们说:“一切都说幻化,噢,我们有个觉悟。”你忘了,当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明白道理的这个心,难道不是幻化的吗?“哦,我觉悟了!”你有什么觉悟啊?你一生这个觉悟的心,就不觉悟了。所以我说啊,天下好多修行人,真正开悟的人,你问他:“你开悟了吗?”他不知道怎么讲给你听。他说“我悟了”的时候,远离究竟实相。一说“我悟了”,就有个能,有个所。可是他不说“我悟”,又不能表达出来。所以往往你问人家悟没悟,人家不吱声,不吱声难道就没有悟吗?这有好几个理由。他一说悟,就出现一直能所,已经远离悟相,所以他不能说。第二呢,他能说个“悟”,他一说“悟”就搅动了他真如自性当下的这种现量,其实他不说悟的时候,已经是在告诉你,这就是悟。还有一个呢就是,悟了,还有好多事情去做,这就发现另一层意思了:没有一个众生不在悟中。因为一切众生都在悟,你也悟,发现自己没有高过众生多少,所以他也不好意思提“我比你们高”,因为大家平等,悟的人只是知道自己和大家一样,不悟的人呢,还不知道自己和大家一体,不知道而已,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悟了。可是就这一点点差别,就是圣凡不同途了。还有一个为什么不好意思讲悟呢,因为如果讲悟,就好像他自己成了,其实呢,当他悟了才知道,自己内心里面的好多东西没有灭尽,究竟的真如体性,虽然在理上明白了,但是事实上没过去,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自己还没到底,只是刚刚睁开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好意思说了。所以禅者往往不跟你谈悟,你也别说人家悟不悟。
但是假如有的人讲悟,你说:“嘿,天下就没有一个人悟的,如果你看到他自己说悟,这个人是假的。”有道理,但是不全有道理。有的禅师就说自己悟了。虽然他知道悟不悟本质是一样的,知道这个理,他为了让你生起信心,他说悟了。悟了又怎么样?你们大家都不说悟,我告诉你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这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说悟的时候,他是不是造大妄语呀?不会。悟了的人不会造妄语啊。有一种人,自己没悟,他在那里认为自己悟了,他也不是为了骗众生,这种人叫增上慢人,这种人还是可以忏悔的。但是有一种是最麻烦的,自己本来没有悟,为了骗大家相信他,所以吹牛说悟,其实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个是好严重的因果。为什么呢?差别在,真悟的人不堕三恶道,没有悟的人呢,吹牛说自己悟了,这个人堕地狱,很麻烦。还有一种人呢,是被魔扰了,附体了,说什么自己证入了等觉,证入了妙觉了,一看就是神经病,那也没话说,这种人可怜悯。
从这里面大家就知道,佛陀没有骗我们,讲得很究竟,很彻底。他说,当我们用心了解自己心的幻化的时候,其实已经生起了另一层幻化,知道吗?说“噢,我的心是幻化。”这里又生了一个心念,又生了一个幻化,明白不?所以他又紧接着说了一句“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我们说一切是幻化,其实这个幻化本质是真如本性。我们在真如本性自然展现的时候呢,又强加了一个词,说“我有觉”,说“觉”呢,其实又远离了心的本面了。说“觉悟”这个词,本身也是幻化,可是不用这个幻化,你怎么了解自己的本面呢?我们已经愚蠢迷幻得太久了,还得用幻来告诉我们自己的幻。这样反复说,大家明白了吗?后面几句话: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你看说得对不对?说得太好了!刚才说了,如果说“我有觉”,犹未离幻,开悟的人说自己开悟,一说“开悟”的当下,已经远离究竟本面,就等于还没有离开幻化。但是往往有些人说自己开悟是以幻化告诉你幻化,引起信心。除了骗人家,和着魔与附体之外,有个别的师徒之间会告诉你实相。他究竟悟没悟啊,你看他的东西,用佛陀的究竟的空性知见等等考察他对空性的体悟,和他说法的正觉性,也能知道他大概悟没悟。现在说了,如果说有一个觉悟呢,仍然没有离开幻化,因为说觉悟这一下呢,就已经是幻化了。那么现在有人说:“我没有觉悟。”其实这是防备有些人说“没有开悟”来吹牛,让别人怀疑他,也许说不开悟的人正好切合了究竟实相,看来是开悟了?其实说“无觉”也是幻化。
当然这是从究竟本面上说的,但是还可以说开悟没开悟,可以考证一个人。我在博客上讲空性正见的时候,用了三个词:一个是“有”,一个是“无”,一个是“空”。我说“空”是有无不二。在这里佛陀也讲,“是故,幻灭名为不动。”真正的心性的现量把佛性体现出来的时候,它不是有,不是无,因为它没有“有觉”,也没有“无觉”,你说“有觉”,不对,你说“无觉”,也不对,所以这里说“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那究竟本面是什么?幻灭的时候不叫觉与不觉,而叫“不动”。再说一遍,不动!不动是什么?就是当下。当下是什么?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就这么拿捏吧。你聪明你就明白,你不聪明也没有办法教你。
 
后面我又选了一段,就把普贤菩萨如何修行这个问题告诉你了。刚才佛陀描绘了怎么修,后面呢,佛陀才正答,这样修下去,我们的心性到底了没有。你看下面就说: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讲得好啊!我摘出来的这些东西,你们背下来都可以。背下来你不理解也不行。你说:“师父你讲得真好,这个经也很好,可是讲完了我还是不明白。”对,对,老实讲,当年我也是这样,现在看他讲得这么好,当年呢,我就觉得马马虎虎,乱七八糟一大堆。他说得很好,好好好,可是什么呀?说实话还是不知道。信不过啊。让我怎么个离?怎么个不离?不动是什么样的?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现在佛陀深入地谈了一下。刚才是说一切幻灭,觉心不动,下面又重复地讲了一下,我们用幻化的方式来修心性,还是要除幻化的迷相才行,所以用幻化来除幻化,就是“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这两段不是相连的,记住啊,我是摘出一段一段的。这是对上面的总结,重复讲了一下。“诸幻虽尽,不入断灭”,这就是说,一切的幻化没了,不入断灭的意思就是觉心不动,还有觉心,不能说幻灭一下子都没了,进入顽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意思了,那真如妙性就不起作用了。我们真如自性还是要自己发现自己,证自己。我一直在讲这个,用心来证心,把幻心去掉了以后,剩下就是不动的心。我讲到这里了,你现在能知道你不动的心吗?你现在听法,你现在用心来体悟不动的心,其实这统统是能、所。能所是方便,通过这个能所,你就体悟出来,原来不许能所,那怎么办呢?你就不要动了,就叫“不动”。不动可不是断灭啊,当下清除,又没有清除什么,只是觉性的自心现量,自然展现。你说,这就是了么?我没有肯定你是不是,这是一个方便,是最好的究竟开悟的方法。你就一直这样下去就行了。其实今天我已经开示了大家极其重要的修行方式,就是怎么样的揭示真如妙性,怎么样修行的东西,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它是不动,不是入了死定,是不入断灭的不动,也就是清楚明白的不动,清楚明白而又不动心——那你说怎么拿捏?就像我在博客里的禅四里面说,要不用工具,把水和土和成泥,手又不能沾泥,为难不为难?不好做。比喻,手是自性,水和土是幻化的一切事物,把水和土揉合起来,就等于是开悟,可是开悟呢,又不能动你这个真如自性,自性自证,一起心动念呢就是错了,那怎么办呢?那就放下,一切放下!前一阵子我给你们讲,依持正见倡导实修的方法就是:放下。坚持放下。因为依持正见,一切都不对,放下就行了。也就是现在说的,觉心不动,但不能是断灭,这就是放下的正知见。那么怎么实修这个正知见呢?就是安住在当下放下这个现量,持续安住下去,这就是坚持放下。这就把正见与实修解决了。所以佛陀在这里说“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就是上面说的那个,“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觉心不动,可是不能入断灭啊,再说一遍,不动是清楚的。好多人说,开悟应该是另一个境界,错!开悟能离当下吗?但是你说,当下就是开悟吗?在你那里不是,在圣贤那里是。
你可能说:师父你真会偷啊,把《圆觉经》里的道理每天偷出来给我们听。我现在才知道是偷了《圆觉经》的。我没有想过。可能我哪天有讲《般若经》,你可能又说:师父你又偷了《般若经》的东西。对呀,我告诉你,真正有一天你开悟了以后,任何一部经都是表示你那个究竟的空性的。当你证入了究竟的空性的时候,反过来看一切的经,觉得都是没话讲,没话讲!浪费了那么多语言,印了那么多经典,就是搞了这么一点点东西!啰嗦!所以你证入了究竟的空性以后,反过来看一切的经典,一点都不迷乱,看一切的经典都知道,哎呀,讲得这么好,讲得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全部明白、通透,怎么说都对。你没开悟呢,看什么都迷乱,因为你执着在文字相,你在用心意识在推测。而究竟开悟的人呢,是用自性的现量来验证这些经典,一验证,当然是一样的了,所以内心生起无限的欢喜。好多人说:开悟了是不是要找一个善知识验证?对。但是也不一定。你真正的悟了,你拿《五灯会元》啊,或者诸大乘经典一验证,自己是清楚的,根本没有一点点迷乱,没有一点点讲错。你证到的东西,就是这样,越看经越是这样,没有话讲,一切就汇归。这样也可以。但是不是每个开悟的人对经典,对空性正见了解得那么好,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有缘,有善知识验证也很好;没有缘,用经典验证也很好。退一步说,真正地究竟的一层一层开悟了——不是觉受啊,不是究竟开悟之前的那些觉受,比如找到了心啊,找到了明体啊,这些都是过程,因为究竟的觉相离一切相,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觉受,都是觉受,不是证悟。--------一个人彻底的开悟了以后,他是没有怀疑的,一下子就到了,就这么简单。
最后一句,佛陀回答普贤菩萨如何修证清净觉相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很多人都引用:“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很多人说:“师父,我现在知道一切都是幻了,那就觉了,既然觉了,也就没有渐次了,我就成了。”你这样说也对,经典上佛陀是这么讲的。但是退一步说,你是佛陀吗?你肯定说:“我不是佛陀。”OK。你不是佛陀,这句话佛陀讲对,你可以理解一下,可以指导自己的实修,可是不能用这句话来说你自己开悟。我没有骗你哦,你不要随便乱讲啊。
“善男子”就是说好孩子啊,好徒弟啊,我们既然知道当下这一念幻化,一说幻化,你就不去珍惜这个假的东西了,你这个心就不执着了,你当下就放下了。放下就行了,不要再加一个幻化的念,“我离了”,一起这个幻化的觉受,又加了一层幻化。既然知道是幻化,那就行了。就像我跟你们讲:放下!放下就放下,不要再啰嗦。还要怎么样?坚持放下!就行了。知道幻化,坚持当下知道幻化这一下,就没了,持续就行了。
最后两句说“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为什么呢?道理是,你离开这个幻,已经就觉了。亦无渐次,没有说我还要怎么怎么样,没有了!你知道一切幻化,就是觉啊。这个觉,不要再头上安头,在觉上增一个觉的念,就行了。这是佛陀这样讲的,你这样觉对不对呢?这种觉是凡夫地的一种实修的方便,你还没有亲证佛性呢,还没有证到圆觉清净觉相。现在人家说的是如何随顺这个觉相啊,人家没告诉你这已经就是了。是,还需要一个坎,就是要证。对不对?普贤菩萨问的问题是如何随顺啊,如何修啊,他说这是个修。懂了吗?你不要以为,这就好了,我就不要修了。错了!这就是修行的技巧和方法。你安住在一切皆幻,就行了,这种持续的安住,就是第一流的了,没话讲了。懂了没有?这种持续地安住在当下,就是“云何修行”的答案。你就不要再啰嗦了。知道一切皆幻,安住在当下,也就是不动,清楚明白而不动。就这样,就没了。不过这个呢,你要不停地持续在这个状态下,所以开悟的人也要在这个上面历练啊,没有开悟的,也要在这个相似的真如究竟的觉性上安住,安住下去。这叫“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你看《圆觉经》讲得多好。宝书!宝书!手段,方法,技巧,都讲出来了。文殊菩萨一问,搞出一个净觉随顺,搞出一个圆觉清净觉性;普贤菩萨进一步深入地问怎么样修这个圆觉清净觉性,怎么样随顺这个净觉,那么佛陀就说了,其实你安住自己这个当下,就已经到了,你持续下去就行了,也不要再加上一个觉上之觉,因为自己知道假的,已经是觉了,因为你没有执着假的东西,有一个觉心还没动啊,这就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我们了。
今天呢,把究竟的真如本面解释清楚了,很灵活的把如何修行的一点也讲完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05:28, Processed in 0.037982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