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注册 |登录

圆通禅堂门户文字开示 › 经论解释 › 查看内容

達摩血脈論(二)

2010-7-24 10:37| 发布者: 慧果| 查看数: 4091| 评论数: 0|来自: 本站--智空禅师

摘要: 略
達摩血脈論(二)
 
今天要解釋這一句:「泛觀諸家禪說一切經文,原其至當之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來真佛。」
 
整体來觀察,禪宗傳到東土的各個傳承裏面的公案、典籍,以及流傳下來的經書,我們探討、分析、研究出來,發現裏面有很多精髓性的語言。但是這些精髓性的語言裏面,最精妙、最直接、最普遍的,就是這句話:「沒有一部經裏面不說自己的真如自性就是真正的佛!」
先講「泛觀諸家之言」。禪宗從達摩以後,二祖是慧可,三祖是僧燦,四祖是道信,五祖是弘忍。到了六祖慧能的座下,出了一些大善知識: 南方有南嶽懷讓、青原行思; 北方有神會、永嘉玄覺。然後又從馬祖這一系傳下來,分為「五家七宗」。「五家」指的是臨濟宗、溈仰宗、法眼宗、雲門宗、曹洞宗。其中臨濟宗又分出兩個派: 楊歧派、方會派。每一家的特色都不一樣。
現在流傳較廣的只剩兩家: 曹洞宗和臨濟宗。一家似乎不講究見地,只管修行,到了因緣成熟時就可以開悟。不強調慧,偏重於定,這是曹洞宗。另一家臨濟宗似乎偏重於慧,不重視定。其實兩家的本質是一樣的。
曹洞宗的禪法叫作「默照禪」,就是我以前講的如來禪,它的修法有一些層次。它的最大特點是: 當下觀照周圍的一切都是「一」,沒有「我」的觀念,也沒有「他」的觀念,一下子就進入空的境界,然後一直保持在這個境界。這就是禪境了。
這個方法對不對呢? 錯是沒錯,但是這個方法極其容易與外道禪定相混淆。許多外道會說:「那我這樣子坐就行了。坐在這裏挺舒服的,你說【啥也不知道就行了】,那我就啥也不知道了!」說「不知道」,曹洞宗還說對一切萬事萬物要很清楚; 說「清楚」,卻還不能執著任何事情。
所以曹洞宗挺類似於印度的中觀學派。中觀學派從龍樹菩薩以後,分成兩系: 一個是自續派,一個是應成派。曹洞宗與自續派的禪修很類似。自續派是要安住在極其廣大的空性,安住在「空無一物、不二」之中,一下子進入禪境。其實禪宗各個宗派發展到最後,往往不是偏向於定,就是偏向於慧。中觀的自續派就偏向於定,應成派偏向於慧。
臨濟宗就不是這樣了。它說:「你這樣躲在黑窟子裏面幹什麼? 外道也是這樣的,一直入定下去。能有生機嗎? 不能這樣的。」那怎麼辦? 臨濟宗要你參:「念佛的是誰?」參:「我是誰?」這一參,思想就變成活的、動態的,不是靜止不動的狀態。所謂的「動」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要你努力的參,了解生命的本質。這種方法有點像中觀的應成派。
中觀的應成派說:「一切的言語、一切的現象都是不存在的。連你現在的思維都不存在。」它就是要你放下一切,離開一切名相,離開禪修,離開修行上的種種境界。啥都不存在,不許你留下一點兒痕跡。它是極其無情的駁斥一切概念、語言、方式、境界…等等。所以一下子讓你進入沒有著落的境地。
臨濟宗參「念佛的是誰?」過程也有點像這樣。因為在參的過程中,它就是要讓你難受。難受什麼呢? 你說這個身体有嗎? 它又說沒有! 說身体沒有嗎? 我們卻還在思考。它就是要讓你進入一種死角。我們的思考本來是二元的、矛盾、對立的。在這種二元對立的時候,它就是要讓你發現那一邊也不對,讓你無家可歸,沒辦法執著那一邊。
所以禪宗參「念佛的是誰?」,讓你參到天也不著,地也不著。它說這就像大年三十這一天,父母親死了,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把你急得想上吊! 所以你參禪參到這時候,就會想:「怎麼才能把這個事情搞好?」就是這種追尋的心理,導引你進入想要開悟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持續,直到因緣成熟了,也是諸佛菩薩加被你,這時只要一有個因緣來促成,譬如一聲響動,你就開悟了。
唯識學把這一點解釋得很詳細。它說有個見分、相分、自証分、証自証分。見分是專門看外相的,所以「見分」能看到「相分」。「自証分」是「見分」生出來的一個「能」。「自証分」也要起作用,它所起的那個作用就叫「証自証分」。所以「自証分」向內產生「証自証分」,向外產生「見分」。表面上它好像起了兩個作用,其實「見分」、「自証分」、「証自証分」都是一個作用。
用白話來講,就是「自己看到自己」,也就是「自己的心了知自己的心」。一剎那間頓入無生,突破無明,見到中道的實相,一下子見到佛性,也就是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再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自己的心找到了自己的心」。終於認識自己的心了! 這中間有一個過程,「心認識心」,那沒辦法用語言說清楚。
証悟的那一剎那為什麼偉大? 為什麼他會知道自己開悟? 因為他一開悟,就証入無漏智慧了。這個無漏智慧不是世間的那種生滅的智慧,它是本有的。從來不增加,也從來不減少。這個智慧是任何世間法所不能破壞的。一剎那間了知一切,這個就是開悟了。
臨濟宗說: 你就這樣子不斷突破,因緣成熟時一下子就開悟了。沒有「疑」,你怎麼能找到後來的「悟」呢? 可是曹洞宗說: 你念的那個「念佛的是誰?」一點兒工夫也沒有,那裏能找到佛性呢? 其實佛性在那裏? 當下就是了,對不對?
我不偏於臨濟宗,也不偏於曹洞宗。你在修行過程中,用曹洞宗的方法,難道不對嗎? 在積累的過程裏,就是要一點一點的練習安住。安住的時候,帶一點兒「疑」也行,不帶「疑」也行。不帶「疑」的話,就怕你和外道的定混淆了。所以讓你帶一點兒「疑」,才不會進入一種昏昏昧昧的,不明瞭的定境。
可是如果你太有精神了,太集中了,變成一種興奮,胡思亂想,那也不行。沒有一點兒定力,怎麼維持下去? 所以曹洞宗有它的好處。但是突破的這一下,確實是要有智慧,有反省的過程。而且他平時也要有極其圓滿的禪的知見、禪的訓練。不單單是這麼入定下去,就完美了。
單單只用臨濟宗的方法也不行啊。就這麼找、找、找,一直找「念佛的是誰」,平時沒有禪修的工夫,能行嗎? 也不行! 你沒有禪修的基礎,光是找三、五個人,一百個人,一天之中專心的去找,沒幾個人能找出來! 對不對? 因為他修定的基本工夫不夠嘛。
其實臨濟、曹洞這兩種方法的缺陷都容易出現。為什麼說這兩種都對呢? 站在一個成就的人來說,這兩者並不矛盾。因為對一個成就的人來說,當下這一剎那沒什麼話講。在我的法界裏面包括了你們每一個人。其實這些成分都會歸為一。當下就具足一切了,萬法一如,這不就是曹洞宗嗎? 這也是極高的如來藏的知見。
所以對開悟的人來說,臨濟宗也對,曹洞宗也對。當下就是這個,沒有話講。但是對不究竟的人來說,東分別,西分別,說這兩個宗派有衝突。所以真正的禪,是要有極高的見地,極高的智慧的人來修的。曹洞宗如果沒有極高的法身知見來指導的話,它就流於外道了,變成昏昏昧昧的闇禪了。臨濟宗如果沒有極高的法身知見來指導的話,它也流於胡思亂想,變成狂慧了。
其實禪堂那些人,有幾個參出來的? 他們之所以沒有參出來,就是因為教不通,沒人徹底的教會他們体認「法界」。聞、思的知見、智慧不夠,只懂得參! 你找幾百個農民、幾百個工人來參:「你是誰?」他們會說:「我就是我,我媽媽的兒子。」他還能有什麼想法呢? 他不懂法界的知見啊!
他不知道「心」和「物」是不二的,也不知道人的「心」和「色身」是空幻的,是四大五蘊組成的。甚至知道了,也不知道一切都是圓滿、究竟的。比如「法界一如」,「當下即是法身」這樣極其圓滿的法身見,他通通不知道。你就讓他打坐,這也是外道的打坐。你讓他參禪,這也是外道的參禪,不能了生死!
剛才說:「泛觀諸家禪說一切經文,原其至當之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來真佛。」意思是說: 沒有一個經教不說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此時此刻能說、能想、能聞的這個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就是我們心中的佛!
這裏有個問題。你們會說:「佛那麼漂亮,那麼偉大,那麼莊嚴,還有那麼多的神通,我怎麼會是佛呢? 如果我現在是佛,為什麼不能和佛一樣呢? 至少佛有三種身体: 法身、報身、化身。我現在一身都沒有,就是這個病身,那怎麼辦?」現在先解釋「三身」這個問題。
三身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就是法身啊! 其實我們這個生命從來沒有少過,因為我們這個生命不是單單的這個能說、能想的,被四大、五蘊包圍起來的這點兒空間。我們的生命本來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事物無不是我們生命。這樣一個偉大的本体,和諸佛的本体是一樣的。但是我們把這個本体縮回來,縮成在這個肉体裏面了。現在雖然顯現成「縮在肉体」的樣子,其實它本來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都是它,法界也是它。這就是我們的法身!
佛的法身也是這樣。佛當時說法時,也沒有捏了一樣東西,說這是我的法身。佛也有個報身,這就涉及到密宗的精髓了,也就是本尊像。你成就了本尊的話,就是成就本尊的報身。化身是釋迦牟尼佛成就了報身以後,又化現了一個釋迦牟尼佛來娑婆世界救度眾生,還有其他種化身。當然,對我們來說,此時此刻我們的法、報、化三身都是具足的。
「大圓滿手印」這樣講:「你的法身就是你的自性、空性。報身就是空性的光明。這個光明不是燈光的那種光明,它是智慧的光明。而這個光明的作用是可以体現一切、了知一切、操作一切、明白一切,這個作用就是自己的化身。」
譬如我現在的法身,你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你能能看到的,已經是法身的作用了。這個法身和諸佛的法身是一樣的。至於自性的光明,當你証悟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你自己會有報身,這個報身也是光明的微細顯現,所以光明就是你的報身。化身就是我現在的這個樣子。你們自己也是你們的化身。
好多教義裏面都說: 這個身体也是我們的報、化身,這樣講也對。其實我不認為這個肉身是我們的報身。平常說我們的身体是業報身,這是從粗淺的世俗義上來講的。但是真正的報身,是我們身体裏面的三條脈,七個輪,這種極其莊嚴、極其微細的身,那才是自己的報身。如果一個修行人証入自己的空性以後,用種種的方法可以讓自己的報身慢慢圓滿起來,這就是成佛的過程。
為什麼密宗說「即身成佛」? 就是在這個肉体上成佛啊! 我這樣講,可能有一點佛慢。密宗講「佛慢」,就是要自己隨時都認為自己是個佛。要你在修的過程中,塑立這樣的知見。不過,密宗就怕你用人為的方式把自己想成一個佛,造成這樣一個相,那就沒意思了。但是你具有佛的本質,如果你証入空性、了知一切的話,那就與佛無二了。
所以說: 在一切經典裏面,沒有不說自己的本性裏面有一個真佛的。所以真正的禪宗,事實上已經体現在大乘三系的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如來藏思想。佛教的發展,一開始是小乘,後來進入大乘思想,就有中觀和唯識這兩系。有的人爭論:「佛教思想的發展,應該是先有中觀,然後有唯識。」其實中觀的盛行,並不表示唯識還沒產生,只是認識它的人還不多。就像兩隊打球,其中一隊贏了。但是沒有另一隊跟它打,它能贏嗎? 所以這兩系思想一直是同步進行。
其實經典發展到到最後,真正被闡揚的是第三系---如來藏思想,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真如自性(佛性)」。禪宗就是從如來藏的思想應運而生的。其實禪宗所要表達的,跟西藏的大圓滿、大手印是一樣的,都在弘揚「心」這個東西。不管你是站在「樂、空不二」的角度、「法界」的角度,或者「性相不二」的角度,通通是在顯示這個「心」。所以禪宗的知見,已經是佛教發展到最後,大家公認的最高、最圓滿的知見了。
所以這裏說:「沒有一本經典不說自己心中有一個真正的佛性。」這句話已經概括的說出了這本<血脈論>的偉大之處。
 
------------------------------------------------------------------------------------------
「達摩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蓋謂自己真佛,不出一性之中。人人不自委信,所以向外馳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菩提達摩從印度來到中國,傳這個禪法,他講的教義就是直接指出每個人都有一顆心,這顆心就是佛性。如果你找到心的本性,就找到自己的法身佛,成為聖人。你見到這個法性,就等於成佛了。但是這並不是圓滿的佛,而是「法身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意思是說: 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真佛,沒有走出自己的真如本性之外。但就算是這麼偉大的真理,卻沒有一個人敢相信。
所以我們的心一天到晚只是向外追逐,分析、觀察、判斷外面的境界,然後根據自己六根門頭對外境所造成的種種印象,認為是自己的心。然後又根據這些印象,與外界產生糾纏不斷的、連環的因果是非。接著又對這些因果、是非,生起種種的煩惱心,再依著煩惱心而造作種種的業。然後依靠種種的業,而輪迴在六道生死當中。
不作一個偉大的佛,偏偏去作一個受苦、受報的眾生。愚痴!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人人不向自己找,只是向外面看! 看什麼呢?「你為什麼這樣…? 為什麼那樣?」表面上指著別人,其實就是在指自己。因為外面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造作出來的。所以你罵別人,也就是在罵自己,折騰自己,因為那也是你的一部分。
怎麼說呢? 因為你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你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你心中的影像,所以外界也是你的心啊! 老實講一句話: 三界六道,地獄、天堂,都是自己內心的變現。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己內心的變現! 自己內心設了一個「極樂世界」,然後不斷發誓:「我要去極樂世界!」自己心中也可以設一個地獄啊,然後自己再去受地獄的苦!
所以這裏說:「人人不自委信」,你們連我都不敢相信,自己隔斷了與自己真如佛性的連繫。你可能會說:「我的佛性怎麼跑到你那邊去了?」你錯了! 雖然你的法身光明和我的法身光明是一樣的,但是你自己的佛性卻顯示不出來!
這就像牆裏面是一個黑屋子,牆 外面都是光線。你在屋子裏面要搗一個洞,搗不穿; 我從外面搗一個洞,才搗得穿! 外面的光就是你的光,其實一切的光都是光,但是你在裏面要搗一個洞,搗不出來! 那麼你接受了我射進屋子裏的光,不就變成你的光嗎?
可是我有光了,你偏偏不接受我的光! 你說我那個光不行,你得弄點兒紙把洞貼上,別讓光來你那裏。別人說:「這個光好亮啊,大家都是這個光啊!」你說:「別吹牛了! 有人說這個光不好啊! 我聽說那個法師有什麼地方不行啊!」所以,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從理上來講,你就是他,他就是你。從現象上來說,你傷害了別人,別人的心就和你對立,所以他也會傷害你。本來是沒有人我的,但是你和他對立了,分成「人、我」了,互相就出現矛盾了。你跟一個人折騰,和跟所有人折騰是一樣的。人來到世間,就是這樣—自己折騰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 <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說我們這個心和佛、和一切眾生都是一体的,沒有差別。所以我有時候罵你們,你們臉紅; 說不好聽的話,你們難過。我在罵你們的時候,其實是你自己的心在救度你自己,因為我罵你的時候,我的心也是你自己的心,是你本性的光明在救度你自己。但是你自己救度自己,你自己又不信。你會難過,不就是不相信嗎? 這不是自己折騰了自己嗎? 其實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講啊! 你接受了他的教法,可是又不相信善知識說的話,這就很麻煩了。
我講的這些法,是融攝了一切教派。古印度三大教派的特點,我一句話就說出它觀修的方式。我又拿出天台、華嚴、無上瑜伽部的東西來引証。昨天電腦上有個人問我說:「西藏無上瑜伽部所講的心,和禪宗所講的心,以及南傳所講的止觀,究竟應該如何統一?」我說這個問題簡直太好了,等於問了好幾個月的佛學問題。
記住:不是我偉大,而是我站在這個時代,所以偉大啦。我比他們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寫的東西我都能看到,以前他們看不到。像虛雲老和尚除了禪宗以外,不知道密宗的東西。又像現在許多弘揚各宗各派的人,動輒說密宗不好,或是禪宗不好。他們的看法並不全面,只能站在一宗一派的立場來講,沒辦法融通。
所以我現在雖然站在禪宗的角度,也不僅是說禪而已,我是用禪來融攝一切宗派。這樣的話,你就不會輕易造業,說這個宗派不好,那個宗派不行。佛陀這樣講的: 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句話有很多層的意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圆通禅堂 ( 赣(2022)0000011)|联系我们

GMT+8, 2024-4-19 19:43, Processed in 0.050126 second(s), 12 queries.

普渡 慈航